“银行不只是存钱取钱的地方,更是我们一家三代的‘第二个家’。”傍晚,65岁的杨奶奶牵着小孙女,在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华阳支行广场听完“童趣音乐会”,又顺便参加了“长者观影会”。华阳支行联合社区、街道、医院等推出“全龄服务桥”计划:长者有观影、健康驿站;孩子有非遗传承课、环保乐器音乐会。18场活动,近千人次打卡——华阳支行把自己活成了“老少同乐客厅”。
“老有所乐”把关怀融入日常陪伴
在华阳支行,“长者观影会”已开展一年。从红色经典电影到重大节庆阅兵,从传统戏曲展播到养生知识讲座,支行将金融服务与精神文化需求巧妙结合。“有工作人员帮我调座椅,还提醒我别喝太凉的茶,比自家孩子想得还周到。”今年78岁的刘爷爷感慨道。
除了观影会,支行还定期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课堂”,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手机银行、线上挂号、防诈骗查询等功能。每月举办“健康义诊”,6个科室的专家们为老人们提供专业诊疗服务,还针对常见老年病进行预防知识普及。不仅如此,支行还为老人们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持续跟踪服务。理财经理小姜记得,有位独居老人每周雷打不动来网点“报到”,“他说在这里比在家热闹,我们早把他当家人了。”
华阳支行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长者们的一致信赖,“银龄乒乓球友谊赛”吸引近百位长者参与。刘阿姨擦着汗说:“我七十二了,常来参加民泰组织的活动,这儿就像老朋友的聚会点。”。支行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让他们‘老有所养’,更希望通过暖心的人文服务让他们‘老有所乐’,这才是养老金融的真正内涵。”
“幼有所育”让童趣时光孕育无限可能
如果说对老人的关怀是"慢火细炖",那么针对社区儿童的服务则是“创意迸发”。周五傍晚的社区广场上,一场“童趣音乐会”正热闹上演——孩子们用塑料瓶风铃、易拉罐沙锤演奏自创曲目,台下老人们举着手机拍照,年轻父母忙着给“小演奏家”鼓掌。这场由华阳支行与社区联办的暑期活动,已是今年第7场主题活动。
暑期支行还为孩子们打造了“非遗传承”系列课程,以连续四周的深度体验,取代传统的单次活动。每周三下午,支行会议室墨香弥漫。十岁的乐乐握着毛笔,在宣纸上小心翼翼勾勒一朵兰花。“这是我第四节课啦,”她骄傲地向奶奶展示作品,“老师夸我画的越来越像了!”每周四的书法班则迎来结业时刻,小宇的作品被评为优秀,将在客户服务群展示。“我学会了楷书的基本笔法,”他开心地说,“这个暑假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来这里上课。”
“金融服务进社区,不能只盯着存折本。”华阳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暑期孩子居家时间长、易遭遇诈骗的情况,支行联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反诈小卫士课堂”。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情景剧扮演“骗子”和“受骗者”,学习识别“免费玩具陷阱”“冒充老师收费”等常见骗局。“陌生人让转账要先问爸妈!”5岁的小婷演示着挂断“诈骗电话”前的话术,生动的互动让家长们纷纷点赞:“既培养了孩子的安全意识,也给我们上了一堂反诈课,一举两得。”
“桥见未来”全龄服务温暖一座城
这个夏天,华阳支行以一座"全龄服务之桥"的姿态,让网点成为连接孩童与长者、健康与财富、传统与现代、金融与生活的温暖空间。老人们在这里找回邻里温情,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安全知识,年轻人通过亲子活动增进家庭互动。
“桥的价值,不在于桥本身,而在于让两端的人走得更近。未来我们想把‘全龄服务桥’复制到更多社区,让银行成为居民24小时的‘美好生活入口’。”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关启亮表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以一座座“桥”诠释:真正的金融服务,是扎根社区的温情陪伴,是跨越年龄的真诚链接,更是让每一个踏上这座“桥”的人都能真切感知到“被在乎”的力量。未来,这座“桥”还将继续延伸——因为它的终点,始终是更温暖的相逢,更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