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服务

工行江门分行关于识别非法金融广告的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2-03-16
    目前,金融广告已成为广大消费者了解金融信息的重要窗口。然而,部分不法分子却利用非法金融广告误导金融消费者购买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甚至通过吸引眼球、虚假夸张的广告内容诱骗金融消费者参与非法金融活动。为此,工商银行提示消费者通过以下几方面识别非法金融广告,谨防上当受骗。

     一、核实金融业务资质
    金融广告投放者在投放金融广告前,是否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金融广告的内容是否与所取得的金融业务资质在形式和实质上相匹配。

    二、检查风险提示
    金融广告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等进行合理的提示或警示。

     三、是否存在虚假夸大表述
     金融广告是否夸大或者片面宣传金融服务或者金融产品,在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对过往业绩作虚假或夸大表述。

    四、是否存在虚假承诺
    金融广告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虚假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保收益、无风险。

    五、是否违法包装
    金融广告是否违法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六、是否违法宣传
    金融广告是否违法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法活动内容。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防范非法金融广告风险,提醒消费者在遇到金融广告活动时注意以下事项,增强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一、认清非法金融广告的本质和危害,增强理性投资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对在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带有“业绩优良”“名列前茅”“位居前列”“最有价值”“首只”“最好”“唯一”等关键词的金融广告内容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二、涉及具体金融产品的广告,都应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核实该机构是否具备发行金融产品和投放广告的资质,核实推销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证明,了解产品存在的风险和目标群体,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正规的金融产品有正规的购买渠道,如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有银行柜面、网上银行等。面对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金融广告,建议金融消费者在进一步了解金融知识、准确辨别非法金融广告的同时,通过正规渠道咨询专业的从业人员,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等实际情况,选择正规的金融产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
作者:工行江门分行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