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茂名阳光和煦,化州市新安镇新塘村,原谷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整洁敞亮,村民们身着防尘服,熟练地进行加工与打包作业。创始人彭益金忙着巡视生产情况:“这条生产线果干是属于国内一流水平,目前咱们村有15位乡亲在这里务工。今年产销两旺,效益应该不错。”
乡贤彭益金怀着对家乡的深厚眷恋,返乡牵头成立化州市原谷生态农业种植合作社,带领全村60户320多位村民种植柠檬、番石榴等水果,斥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水果楼”。2023年,“水果楼”搭建起全省首个镇级新农人创业孵化平台,成为“新安镇农业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园”,整合果蔬保鲜、产品加工、质量检测、仓储物流以及展销直播等资源,先后助力21家企业落地,累计新增就业岗位600余个,搭建平台让更多的人加入家乡建设中。
由于前期资金投入规模较大,且持续为新农人提供扶持,2024年末,企业的现金流逐渐趋紧,尤其是在农产品采购的关键时期,资金缺口成为彭益金心头的一大难题。建行广东省茂名化州支行适时伸出金融援手,依据合作社的经营情况,运用“粤兴贷”等助农贷种,量身订做综合授信方案并顺利完成投放,恰似一场“及时雨”,助力合作社及时开展果品收购,番石榴果干、化橘红果干等特色产品赶在元旦、春节的旺季前夕成功投放市场,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建行茂名市分行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构建新服务体系、增信赋能、拓宽渠道等“组合拳”,金融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见效。2024年,建行茂名市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30亿元,比年初新增超过22亿元,增速达20.7%。
一是加快构建“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围绕乡村振兴七大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构建以“乡村+”为载体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建立链条完整、业态丰富的乡村产业体系,增强农村供水保障、乡村公路等乡村建设领域信贷支持,扩大中长期信贷投放。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融智、融信”服务,通过“入园访企”“整园授信”“整村授信”,扩大乡村金融供给。
二是精心打造“增信赋能”引擎。该行把增信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执行“能贷尽贷”制度,对有劳动能力、有生产经营项目、有致富意愿、有信贷需求的、能带动农户增收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对接工作,第一时间给予资金支持,并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派出专业团队逐户进行信贷需求调研,一户一档建立金融服务档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生产经营主体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开展金融优惠政策、信贷产品、金融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推介,使生产经营主体掌握并主动使用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是全力拓宽乡村金融服务渠道。在全市设立“裕农通”服务点,以“裕农通+村委会”“裕农通+超市”“裕农通+农资公司”等模式打通乡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延伸在重点乡镇的服务触角。积极开展金融知识万里行、普惠金融宣讲等活动,全面普及金融知识,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力军,不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和上门服务,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扩大服务覆盖,增强金融服务便捷性。(邱霞、黄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