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要闻

基层农发行应把握支持产业兴旺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1-11-26
      基层农发行要充分使用好信贷产品,全方位支持产业兴旺。
      一是围绕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利用农村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贷款,支持实施“藏粮于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水利建设贷款,支持大中型灌区、水库塘堰、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建设,增强灾害防御能力;利用农村交通贷款,支持通乡公路、通村公路建设,对通往集中连片种植业基地和家禽家畜养殖业基地的公路建设资金,也可积极予以满足;利用农业科技创新贷款,支持农作物种子改良,支持家禽家畜品种研发,支持农机具改进和生产,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打造农业科技产业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搭建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发挥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及时将农业市场信息、农产品价格和气候信息发送给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趋利避害,提高效益,减少损失。
      二是围绕实施质量强农战略,支持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要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为城乡居民提供绿色健康丰富的农产品和食品。着力支持优质稻、优质麦等主要粮食品种的生产、收购和加工,满足用粮企业和消费者对高端粮食和高端食品的需求;着力支持养殖企业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和循环农业,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公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市场提供安全健康的肉制品;着力支持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支持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为市场供应品种多样、品质优良的蔬菜和水果。同时,要积极支持农资企业生产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为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支持政府和企业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导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化生产。
      三是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支持涉农企业发展。要支持一批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产业兴旺过程中的骨干作用。着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链前延后伸,一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中储粮等“国字号”央企或涉农上市公司加强合作,“背靠大树”,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另一方面,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对接、深度融合,通过以“央企+民企+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打造产业链和产业圈,增强央企、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对农村、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效益。要创新贷款方式,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促进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初加工、贮藏销售等经营业务,实现农业生产的全程服务,促进一批具备专业技能、经营能力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农家乐、体验农业等产业业态。要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资供应、农业技术、农机作业、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拓展农业生产性服务领域,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四是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支持农业产业深度融合。要支持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涉农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满足城乡消费者对优质高端农产品的需求,并积极打入国际市场,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附加值。要支持旅游资源丰富的山区、湖区和革命老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采取“土地+”模式,推动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乡镇、景区和田园综合体,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打造农业与加工业、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要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将“互联网+农业”融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全过程,促进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进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发挥电子商务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挖掘中的作用,降低经营成本,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
 
来源:
作者:段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