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银行反欺诈工作难点
- “非接触”金融服务推进缓慢
在对公业务方面,目前的金融处理方式大部分仍停留在柜面业务办理层面,在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下,柜面业务办理需求过大不利于稳固我国疫情防控成果,所以“非接触”式金融服务的推进十分有必要。
在办理企业业务时,由于需要考虑到企业各项交易情况、征信情况等,对于银行而言,对企业的相关交易行为等在线上进行调查存在一定难度,在风险防控机制没有达到相应程度的前提下,仍以线下发展为主要手段。导致“非接触”式的金融服务推进缓慢。
- 线上服务平台待完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线上服务平台应该随着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而改进,各银行间的线上服务平台设置参差不齐,不完善的线上服务平台会降低客户的使用体感,导致业务办理向“非接触”模式的转变变得困难。更多客户认为线上办理业务复杂且存在信息泄露或网络故障的风险,故仍然偏向于选择去柜台办理业务。
- 风险防控模式落后
以目前的科技发展状态与形式来看,传统的风险防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金融社会的需要,传统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在评级过程中的风险量化体系有待完善,评价指标的调整速度无法匹配行业风险的变化。
- 反诈骗宣传创新有待增强
目前的反诈骗宣传模式以网点宣传、网络宣传为主,设置了朗朗上口,容易记忆的口号标语,广大客户消费者对于诈骗手段的了解程度仍然不足,信息时代,人们只会在碎片化的时间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大多数人仍然对新型的诈骗手段了解不足,所以在反诈骗宣传模式上仍然需要创新性,才能达到宣传效果。
总结上述银行反欺诈工作的难点,可以发现,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进一步发展,金融行业对于“智能化”“信息化”的需求更强了,银行业风险防控系统以及线上服务平台的更新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协调内部风险防控体系与客户需求使用体验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银行反诈骗工作处理的重点所在。
- 升级银行风控系统
构建完善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并依托现代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发展来有效评估银行风险安全系数,不断更新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实现从“数据采集整合—数据加工处理—数据挖掘分析—模型部署上线—持续优化迭代”的智能风控闭环管理。由于互联网欺诈行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欺诈手段会不断地出现变化和创新。银行反欺诈人员应当建立各类反欺诈的运营指标体系,通过各类指标的变化,监控指标变化幅度分析其变化原因,并给予及时反应。
同时加大银行业风险部门人才培养,培养专业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人才,明确相关部门、人员、关键环节的分工与职责,建立与风险防控管理机制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全面对银行业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监测、控制等环节进行处理,进而达到识别潜在风险,提高资产质量的目标。为平衡客户体验感与欺诈风险防控,银行运营人员也应与业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
- 完善反欺诈制度建设
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协调客户体验感与防反欺诈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管理最有效的手段。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规范制度的制定程序,针对银行内部反欺诈工作小组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评价等做出规范,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的特点。制度的建设对实现银行间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制度的更新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要针对不同的时间段,针对特定环境的要求顺应潮流、革故鼎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动事物发展,保障金融社会稳定的纽带。
3、善用智能手段识别诈骗风险
利用智能识别方法提高欺诈的识别能力,建立庞大的反欺诈素材库,收集各行业内乃至行业外的欺诈信息,其中包括欺诈的形式、影响范围和人群、应急措施等等。在面对新的欺诈模式时,对于银行员工及客户而言,不仅有助于拥有更多的参考案例,而且可以配合各种反欺诈中心的培训并加强对客户的引导,从而更有效地防止欺诈的发生。
同时,运用智能化的识别手段可以用通过规则判断、行为特征分析、智能模式识别、相关分析等多种先进的反欺诈分析方法,有效地识别和检测欺诈行为,不断提高欺诈风险的识别能力。
4、深入评估客户风险水平
评估客户的欺诈风险水平,并提高评估客户欺诈风险的能力。基于大量的客户信息、交易信息以及第三方机构的黑白名单,可以定义客户欺诈评级的风险,从而对客户进行深入的了解。提高评估客户欺诈风险的能力不仅可以帮助银行根据对等信息和司法信息识别高风险客户,还可以通过客户背景调查识别客户的历史记录,防止可疑交易和潜在的团伙欺诈。
- 加强反欺诈宣传活动
在传统网点宣传的基础上,对于反欺诈的宣传活动要学会运用新型互联网工具,微信、微博、公众号、短视频等等渠道宣传反诈骗信息及案例。在案例的宣传上,不能仅仅只用文字叙述,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图画、动漫、微电影等方式进行宣传,这样才能将反欺诈宣传真正深入人心,达到反欺诈宣传效果。目前反诈骗宣传仅靠少数几个部门,内容老套陈旧,对于反诈骗,应该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对新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宣传,紧跟群众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宣传,网络平台也应尽到宣传的责任,在社会综合治理与稳定金融环境方面,才能达到提高群众预防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骗以及应对意识。
五、
总结疫情常态化下的银行反欺诈工作最大的挑战是欺诈手段不断翻新,欺诈工具越来越智能化,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以及疫情防控的需要,保证“非接触”业务办理模式的不断推进,同时也要保证在“非接触”模式下的欺诈风险不增反减,这是我们银行工作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趋势下反欺诈工作需要思考的地方。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银行反欺诈工作应当多运用智能化工具,使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了解相关反欺诈信息,同时加强反欺诈制度及体系建设,利用大数据网络加强对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并建立健全的反欺诈系统体系,在制度的建立上要不断推陈出新,依据时代变化的浪潮时刻更新反欺诈数据库,新型欺诈方式与技巧,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机制。将消费者权益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