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地方银行

农商行强化消费者保护工作的相关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07
       随着银行业消费者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规范银行业服务行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维护银行业消费者合法权益,已成为当前促进银行业可持续规范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健全银行的制度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国务院和银监局的法规制度,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目标清晰、架构合理、分工科学、便于操作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管理制度体系,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针对性、系统性地梳理和评价,确保在经营管理环节中切实体现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从而达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增强公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银行业金融枫要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法人治理架构,在董(理)事会下设立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将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纳入自身的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中;要根据业务规模、业务种类、网点和客户数量,合理设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岗位,指定营业网点专人兼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岗,现场受理并化解客户投诉,收集客户服务需求,确保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专人、专岗对接。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逐步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纳入对营业网点的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基层机构及员工严格落实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各项规定;完善内部监督制约评价机制,定期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评价,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落实不力的机构和人员依照相关规定予以问责;要把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日常风险监测,运用舆情、消费者投诉等来源渠道,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风险问题,有效实施监测,分析相应规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负面信息扩散。
       持续开展宣传与教育工作。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信息的披露,将消费者宣传和教育纳入考核,严格遵守国家关于金融服务收费的各项规定,披露收费项目和标准。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开展员工教育和培训,帮助员工强化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日常沟通机制。此外,定期开展银行业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加强客户的金融知识,提升公众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质,主动预防和化解潜在矛盾。
        不断强化产品管理。一是加强合规管理。遵守监管部门产品销售的相关规定,规范产品命名,产品名称不得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或易引发争议的语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金融产品风险评估及分级管理制度;严格代销业务范围,加强合作机构和产品准入管理,做好风险隔离。二是规范信息披露。严禁夸大销售新产品的收益率或隐瞒重要风险信息,产品宣传材料应真实、全面地反映产品的主要特性;新产品、重大业务的宣传资料披露前,应经内部风险合规部门合规审查。
        关爱特殊人士群体。金融特殊消费者群体权益保护是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银行业金融枫应充分考虑农民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金融消费群体的金融服务诉求与消费权益,通过采取减免相关服务费用、开发相宜消费特点和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设计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加大投入服务配套设施、提高服务特殊消费者群体的应急处理能力等措施,提供必要金融便利,满足特殊银行业金融消费者群体的合理金融需求,创造适宜的金融服务环境。
       
来源:舒兰农村商业银行
作者:田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