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泰银行磐安尖山支行通过与当地反诈中心紧密协作,成功拦截一起以高回报理财为诱饵的诈骗案件,帮助客户俞女士挽回6万元经济损失,有效守护了人民群众的资金安全。
9月9日上午,客户俞女士来到民泰银行磐安尖山支行,咨询存款理财相关业务。交流过程中,她向网点营业经理提及,两周前已通过亲戚介绍,将6万元资金投入某所谓高收益理财项目,仅一周就获得2000多元利息,远高于普通理财产品收益。
营业经理听后立即提高警觉,判断该情况符合理财诈骗常见特征,随即将客户请至办公室进一步沟通。详细询问后得知,俞女士是在姐姐推荐下,从农商行账户提取现金,并将资金存入其侄媳妇账户,最终通过一个名为“爱心和”的平台进行投资。该平台承诺定期返还高额利息,但未提供任何正规合同与凭证。
营业经理意识到“短期”、“高息”、“熟人介绍”、“平台”等特征高度符合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常见手法,耐心向客户解释,目前正规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无法达到如此高的短期收益率,此类“高回报”背后极可能隐藏着巨大的诈骗风险,资金安全无法保障,建议俞女士立即联系侄媳妇取回本金。
起初,俞女士对营业经理的劝阻不以为意,坚持认为亲戚推荐的项目可靠,并对高额收益抱有强烈期待,拒绝进一步沟通。面对这一情况,营业经理没有放弃,第一时间通过银警反诈联络群上报线索。当地反诈中心高度重视,迅速派民警赶赴银行网点,与银行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劝阻工作。
民警结合真实案例,向俞女士系统剖析了此类诈骗的运作模式和风险点,明确指出其中涉及的违法违规情形。营业经理也辅助检索并出示了“爱心和”平台在网络上的不良反馈与预警信息,多角度揭示其诈骗嫌疑。
在银警双方耐心专业的劝解下,俞女士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骗局,现场致电侄媳妇询问资金去向。对方言语闪烁,无法明确说明资金实际用途与项目信息。民警进一步通过电话对侄媳妇进行反诈宣传教育,最终对方同意退回本金,并于一周内返还6万元。
后续经银行跟进确认,俞女士已成功收回全部资金,她对民泰银行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与反诈中心民警的专业协助表示衷心感谢。
该起事件再次反映出当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不法分子常利用亲情友情关系、高收益诱饵等途径实施诈骗,具有较强隐蔽性和欺骗性。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安全的重要防线,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不断提升员工识诈阻诈的敏锐性和处置能力。
民泰银行磐安尖山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与公安机关的协作机制,积极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持续开展公众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切实守护客户资金安全,为构建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