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中国不缺一家金融机构,中国缺乏一个去支持80%没有得到良好金融服务的人,不仅中国缺乏,全世界都缺乏。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迅速,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中国普遍大众都享受到数字金融所提供的良好金融服务,金融不再局限于银行网点,而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科技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方位地降低金融的服务成本,推动金融的普惠化
金融一般有四种成本,获客成本、风险甄别成本、经营成本以及资金成本;前三种成本都在被技术深刻的改变。移动互联改变了用户接触金融、或者说获取金融用户的成本和效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则改变了风险甄别成本和效率,甄别风险是基于信息的,大数据改变了收集、处理信息的成本,人工智能其实就是一种学习数据、产生洞见的能力,云计算的成本大概是传统IT成本的十分之一,所以这三个东西的结合,非常根本地改变了甄别风险的成本和效率。其他技术比如说区块链带来的是不需要信任的信任,而信任是金融的基石。我们可以看到,技术正在全方位的改变金融的技术基础设施,带来成本和效率的改变,让既普且惠成为可能。
今天,移动支付已经变得非常普及,技术领先,而且是既普且惠。在支付这个行业,消费者一般不付钱,一般是向商家收钱,美国一般的收单成本大概是3%,而中国已经降到了大概千分之六左右,如果看转账的话,无论是PayPal还是肯尼亚的支付,成本大概是1.5%到2%,我们基本上是接近零了。所以,真正的普惠,这几年因为数字技术的力量,它真的成为可能了。
数字金融改变了客户触达方式和商业逻辑,把金融从B2C变成了C2B原来金融用户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到特定的金融机构去说我需要你的帮助,这些功能往往是条块分割的,以后的金融会以用户为核心,打造一个C2B的金融生活的概念。它帮助网购消费者做现金管理,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以用户为核心,把理财和消费的功能结合起来,以后越来越多的金融功能将沿着这个趋势发展。成熟的金融科技应该是技术驱动的把金融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用户为核心,服务好生活的场景,回归金融的初心,我把它叫金融生活或者说“我的金融生活”。我想这个现象会在十年之后大面积实现,这是一个特别让人兴奋的概念和未来。
数字技术与金融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将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运用于发展金融服务,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欠缺。中国工商银行着力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服务模式,现有融e联、融e购、融e行等平台;招商银行依托零售业务的传统优势,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风控等推出“闪电贷”产品,通过数据整合和应用,为零售客户实现全线上自助贷款;恒丰银行基于金融云技术,构建金融云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平台,目前,该行已推出包括金融云、大数据、流程银行、智慧网点、信贷工厂等一批具有特色的金融科技创新产品。
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金融未来可期,数字金融不仅仅能够服务于实体经济,也能够为普惠金融做贡献,为传统金融的风险管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风控是普惠金融的重中之重,抓住了风控关键环节才能在普惠金融发展大潮中站稳脚跟,商业银行应严格把控风险控制底线,目光远大,在金融科技上提前投入,为普惠金融提供更高效的服务,书写金融服务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