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以为自己在做出正确理性的选择,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以上这段话摘自行为经济学大师丹·艾瑞里的文章,大致意思就是人们在很多时候并不能理性地为自己做出选择。那么,丹·艾瑞里是怎么得出这个理论?这个理论在现实中是怎么体现,又应该如何运用,对大家的工作有何裨益?让我带大家一一分享。
《经济学人》杂志曾刊登过这样的广告:
经济学人网站征订《经济学人》 类型 价格 《经济学人》电子版 59美元/年 《经济学人》印刷版 125美元/年 《经济学人》电子版+印刷版 125美元/年 在这一则广告里,电子版的图书收费59美元,有点贵,但是还可以;印刷版则收费125美元,价格比电子版高些,不过也算合理;但是当看到第三个选择“电子版+印刷版”同样是125美元/年的时候,一作比较,一下子就显得第三个选项非常划算,125美元的价格也能让人感觉非常值。
但是事实上这是一个陷阱,它诱导你去选择第三个选项,或者说它诱导你去选择“125美元/年”。
因为,既然支付125美元就能获得“电子版+印刷版”,那么第二个选择“印刷版125美元/年”根本没存在的必要。
试想一下,如果你没有看过前面的广告,首先看到的广告是这样的:
经济学人网站征订《经济学人》 类型 价格 《经济学人》电子版 59美元/年 《经济学人》电子版+印刷版 125美元/年 如此一比较,电子版59美元,但是电子版+印刷版要125美元。两者一比较:“天哪,印刷版居然要额外付出66美元的价格,比电子版贵上一倍多,这也太不划算了!”
看,区别就在这。
其实在这个例子中,《经济学人》杂志根本没有打算单独卖印刷版,但是他们却在广告中加上了一则“印刷版”,且收费和“电子版+印刷版”一模一样,但是你若第一次看到这个广告,一定会被这个广告所引导,从而去考虑购买125美元/年的印刷版加电子版——事实上,我就经常这样被套路。
为什么我们会在第一则广告中觉得第三个选项划算,而在第二则广告中觉得同一个选项不划算呢?
因为比较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就是第二个选项“印刷版 125美元/年”)
在第一个广告中,我们是拿“印刷版”和“电子版+印刷版”对比的,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得出结论,“电子版+印刷版”更加划算。
而在第二个广告中,我们是把“电子版”和“电子版+印刷版”对比的,在效用相同的情况下(都可以阅读),我们得出结论,“电子版”更加划算。
而有趣的是,无论哪一则广告,“电子版”和“电子版+印刷版”的价格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我们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这就是比较的艺术。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我们去购物的时候。当我们走进商场,挑选好了一双心仪的鞋子,一旁的售货员便会过来告诉你,现在商场正在促销,如果你一次性选择购买两样以上的商品,可以在原价的基础上扣减200元作为优惠。这时就产生了对比,这个对比让购买两件商品显得更加划算。因此,你可能会考虑,虽然现在我并不是特别缺少衣服,但是我可以买一件,毕竟,谁会拒绝这个划算的选项呢?
那么知道了这个道理,如何运用到我们现实的营销工作中去呢?
举个例子,这周我在和客户推荐建行的信用卡时是这样营销的:
“您好,这边看到您是我们建设银行的优质客户,可以在我们这边免费申请一张信用卡哦。”
“哈哈,谢谢。我不需要。”
“我们这边办理信用卡还有一盒礼品可以赠送哦!”
“什么礼品?我看一下?”客户松动了一下。我赶紧递上礼品。
“啊……,但是我还是不想要信用卡。”客户把礼品盒推回给我,拒绝道。
“是这样的,最近建行推出了一张新的信用卡,可以享受有效期内免年费,还能获赠60元的话费,您看您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嗯……新的信用卡不收年费还可以拿60元话费?你能和我保证吗?”
“是的,”我拿出宣传折页:“您看,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建行生活卡8年有效期内免年费,办卡还能获赠60元话费礼包和一系列优惠券。”
“嗯……好吧,那我试试看。不过我想要一个你的联系方式,以后万一我有问题可以联系你。”
我赶紧递上联系方式。客户也很顺利地办理了建行生活卡。
在这一营销过程中,我也给客户了不同的选项让他们去对比。
办理信用卡,没有礼品赠送。
办理信用卡,赠送礼品。
办理新出的建行生活卡,赠送礼品+60元话费+有效期内免年费+一系列活动。大多客户在经过简单的比较之后都会选择办理建行生活卡尝试一下。
然而事实是,无论客户选择哪一个选项,最后办理的都是建行生活卡,因为这是我们最近主推的信用卡产品。但是添加上这些选项,会让客户觉得办一张建行生活卡非常划算。毕竟,谁能拒绝这个划算的选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