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保险 > 保险要闻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财险业如何实现对外开放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2-10-26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 李秀梅)保险业作为当年“入世”谈判的焦点和“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在整个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10月25日,银保监会发文透露了财险业发展最新成果。银保监会表示,财险业坚决贯彻关于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呈现新气象。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一直在拓宽,尤其是保险业对外开放,目前,我国有外资财险公司22家,保费收入占行业2.5%,较2012年提升1.3个百分点。银保监会还批准了外资保险机构经营交强险业务,拓展业务范围,批准美国再、大韩再在华设立分公司,批准法国安盛集团全资收购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批准信利财险由直保公司转制为再保险公司。

我国财险业也在强化国际合作,增强国际影响力。如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支持上海保交所建设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为跨境再保险交易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银保监会表示,2019年以来每年10月举办上海陆家嘴(600663)国际再保险会议,为我国再保险市场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发”的转型升级探索了经验,正日益成为国际再保险市场几大重要会议机制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取得的成果十分显著,实现了新的跨越,更具自信与从容。”经济学家宋清辉如是评价。

财险业在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来”的同时,也在积极“走出去”,聚焦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管理的痛点和难点,助力中国海外利益项目行稳致远。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成员公司累计为164个国家和地区的6600项次中国海外利益项目提供风险保障,合计保障境外资产总规模逾2.1万亿元。

服务“一带一路”也将持续为我国保险业带来机会。原保监会2017年曾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构建“一带一路”保险支持体系,通过创新保险产品服务和保险资金运用方式等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相关研究报告认为,2015-2030年,预计“一带一路”建设整体或将推升中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230亿美元。

对此,宋清辉表示,“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成立之后,有助于发挥行业聚合器作用,为中资保险机构“走出去”保驾护航。对于中资保险机构来说,其面临的潜在市场机会比以往更多更大,市场影响力也随之进一步提升。

除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出口信用保险也是稳定外贸增长和防控企业“走出去”风险的有效手段。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信保承保金额44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2%。10月25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曙光撰文表示,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支持对外贸易投资的政策手段,具有低成本、逆周期、杠杆作用明显的独特优势,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持对外开放绿色转型中扮演着“助推器”和“守门人”的双重角色。

谈及未来我国财险业对外开放的落脚点,宋清辉表示,可能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步伐,并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进入。与此同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投资的便利性亟须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之门应“越开越大”。

来源: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