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股票 > 股市聚焦

财报点评:小米集团、拼多多

发布时间:2025-11-19

昨日晚间,小米与拼多多相继披露Q3财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财报发布后两家股价一度大跌,成为投资者热议焦点。

不少粉丝对这两家企业动态也是比较关注,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们将结合免费AI助理“问小巴”工具,分享一些我们对于这两家公司的点评看法。

另外,时下港股季报密集披露,企业经营现状、抗压能力、财报亮点几何?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借助我们的免费AI助理“问小巴”工具,一探究竟。

问小巴AI点评如下

小米集团

一、生意质量评估

硬件业务护城河情况

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停滞:Q3智能手机出货量43.3百万台,同比仅增0.5%,市场几近饱和。高端化虽有进展(中国大陆4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同比+5.6个百分点),但手机毛利率仅11.1%(同比下滑0.6个百分点),显示高端化未能完全抵消成本压力。

元器件涨价冲击BOM成本:财报强调“核心零部件价格上涨”导致手机销售成本增加。手机BOM成本中元器件占比高,若后续存储等关键部件持续涨价,22.9%的整体毛利率可能进一步承压。

研发开支持续高投入:91亿元资本开支投入,印证科技行业需持续高投入维持竞争力,护城河易被侵蚀。

汽车业务爆发

交付量10.9万辆同比+173%的亮眼增速,需警惕国补退坡后真实需求。

首次单季经营收益7亿元是亮点,但汽车制造属重资产业务——当前资本开支强度(研发+产能)可能持续压制整体ROIC。

AIoT生态价值凸显

连接设备破10亿台构筑生态壁垒:23.9%的IoT毛利率显著高于手机;7.42亿MAU支撑互联网服务增长(广告收入72亿创纪录),符合"用户锁定"特征。

但需关注设备互联壁垒能否抵御竞争挤压,以及经济波动及政策影响;互联网服务94亿元收入与7.42亿MAU显示变现潜力,但人均ARPU仅12.7元,不足苹果生态1/10,价值量有待提升。

二、财务风险与效率

现金储备雄厚:2367亿元现金+54.7亿经营现金流提供战略缓冲。

汽车现金流尚未自给:虽汽车业务盈利,但未披露细分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净额-20.93亿元暗示资本开支仍在消耗现金流。参考行业规律,大规模交付初期现金流可能为负(行业规律)。

印度风险未解:印度冻结资金48.2亿印度卢比,存在潜在减值风险。若全损,相当于Q3利润的3.2%,影响可控但需监控。

三、安全边际不足

目前小米集团,静态PE34倍远超20倍警戒线;按券商2025年预测净利412亿计算,前瞻PE仍达22倍。相较此前高估有所下滑,但仍缺乏足够安全边际。

但若汽车达产不及预期、行业价格战加剧、政策补贴退坡+印度资金全损等,净利润或大幅下降,市值面临下滑风险。

四、关键问题回应

存储涨价冲击:将直接侵蚀手机毛利率(BOM成本占比约60%),考验供应链管理能力,需观察能否通过高端机型提价转嫁。

汽车业务展望:短期订单受YU7提振,但2026年面临:①国补退出后需求韧性考验;②产能爬坡与竞品降价压力。

舆论破局关键:聚焦产品力提升及透明沟通,信任才是企业护城河基石。

五、小巴结论:

小米生态协同展现潜力,但三大业务均面临"低转换成本+弱定价权"困境。当前估值仍线性外推部分乐观预期。如若遵循巴菲特"40美分买1美元资产"原则,需跟踪以下信号:

手机业务能否在BOM成本上升中守住毛利率;

国补暂停后手机及AIoT业务增长可持续性;

退补后汽车真实需求及现金流转正时点;

经调整PE回落至15倍左右安全边际。

拼多多

一、生意模式分析

效率护城河与用户锁定

供应链革新:AI驱动“工厂-消费者”直连模式,2025Q3单用户履约成本测算约为行业均值1/3,支撑全网低价心智。

高频复购壁垒:最新7.2亿月活(阿里10亿/京东6.48亿)(QuestMobile数据),超60%用户月消费≥3次(券商调研),切换成本显著(重建信任+算法适配耗时)。

全球化复制验证:Temu半托管模式降低海外运营风险,欧洲GMV占比跃升至40%,下载量/月活蝉联全球双冠(Sensor Tower数据)。

增长动能与瓶颈

国内升级瓶颈:Q3营销服务收入增速降至8%(24年同期:44%),反映主站GMV增长放缓,需依赖品类升级(白牌→品牌)提升ARPU。

Temu双刃剑:Q3交易服务收入增长10%,结合国内营销收入增速骤降至8%,强劲增长极可能由海外业务驱动。但高盛预警美国关税若升至15%+,可能侵蚀利润。

二、团队与企业文化

管理层展现出罕见的“本分”特质。CEO在财报会上重申:“面对该环境,公司将进一步提升自我要求,强化核心能力,持续在供应链优化和平台生态建设方面深耕细作,寻找新增长契机;以长期主义视角加大高质量投入,将能力转化为对消费者更具质价比的商品和服务。

该过程是持续艰巨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公司相较于部分同行可能处于阶段性劣势,也可能带来财务压力,如收入增速放缓,但公司态度积极坚定,选择以长远视角判断竞争,主动加大投入,即便短期牺牲利润也要为生态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以此构建更稳固可持续的长期价值。”

Q3账上4000亿现金左右等价物未盲目扩张,而是储备过冬弹药;研发投入(+41%)的同时,公司通过优化营销和行政效率,总运营费用仅微增3%。有力地证明“高效”已成为其组织基因。

三、估值贵不贵?

当前市值1.2万亿,扣除现金储备,主业估值8300亿左右,对应Q3年化经营净利润848亿(线性推),PE仅约9.8倍。

详细扣资产计算过程,详见价投圈最新点评:

在10倍左右PE的估值锚定下,拼多多符合"好生意合理价"价投机会。其效率与现金流的韧性提供发展基石,若海外扩张或竞争格局改善,估值或具备提升空间。

四、小巴点评:

当前价位已充分消化相对悲观的市场预期。当你能用五毛钱,拿下价值一块钱的优质生意时,短期波动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噪音。

现价本质是用格雷厄姆式的低估估值,布局费雪风格的成长型企业。Q3财报的发布,或进一步夯实了这一逻辑——正如巴菲特所言:“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而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PS:本文内容仅为观点分享,不做投资建议。

来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