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服务

成功堵截一起虚假开立对公账户案件

发布时间:2023-11-21

近日,一客户联系我行陈经理要求开立对公账户,陈经理在查看营业执照以及法人赵某身份证件后发现,该客户为饰品个体工商户,注册地虽为本地,但法人赵某为外地户口,且年龄较大,与经营类型不符。陈经理立即提高警惕,随后在外数慧查上查询客户信息,在拨打系统上法人信息后发现,接通电话的并不是现在的法人赵某。经告知,该店面已被原法人李某委托的中介机构转出,并且店面不再经营,注册地址已不再使用,是之前的中介机构代客户转让给了现在的法人赵某,且没有实体店面。随后,陈经理联系现经营者,现经营者赵某年过60,且说话支支吾吾言语不清,明显与饰品首饰经营店不符。

综合以上信息,陈经理立即判断出该客户与涉案账户类型有高度的相似度,接着对原经营者李某进行风险提示,身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需要承担责任,这其中就包括企业违法行为及贷款逾期等,严重者会被司法以及行政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原法人李某听闻后明了真相,对工作人员连连道谢。陈经理对前来开户人员告知情况后拒绝了开户,并告知账户不允许进行出租出借等非法交易。

案例警示我们,不管是个人账户还是对公账户的开立,每一个环节都需格外谨慎。一是勤与客户沟通,通过观察细节及询问开户目的尽可能发现隐藏疑点;二是上门尽职调查人员,若发现实地问题,可通过询问周边居民等方式鉴别真伪;三是通过集中学习案例等方式,不断强化风险意识,提前发现涉案账户及不良贷款的风险隐患。
来源: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