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要闻

严格执行《网络安全法》确保农发行信贷资产安全

发布时间:2023-08-28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它明确提出不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都将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我国网络安全形势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越来越多的业务都在互联网化,网络已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对于我们每个网络服务的使用者都有非常积极的帮助。《网络安全法》实施后,将规范农发行自身单位信息和客户基本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让企业的关注点从单纯的“数据安全”延展至影响范围更广的“隐私保护”。

  网络运营者应采取各种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跟进的技术手段,应对网络攻击,降低网络安全的风险。需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加密,以此来保障数据的可用性、保密性。

  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同时,《网络安全法》聚焦个人信息泄露,明确网络产品服务提供者、运营者的责任。严厉打击出售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对保护公众个人信息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针对层出不穷的新型网络诈骗犯罪设置了诸多规定,即: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与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

  既如此,作为信息网络的使用者,农发行业务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发展。与网络信息的调整发展也密不可分。需在单位内部明确网络安全的责任,并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为网络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加强信息网络管理,制定严密的网络管理制度和执行细则,建立赏罚分明的责任追究责任制度,对操作环节和管理环节都要建立网络使用台账,对网络使用和使用结果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从而从制度执行源头来保证信息网络安全,确保农发行政策性信贷资金安全。

来源:
作者:曹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