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尖上的爷爷
又是一年种麦季,望着广袤的田野,我的农信爷爷服务“三农”往事停靠在大家记忆的码头。
上世纪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之后的几十年,涌现了一批批优秀中共党员,他们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我的爷爷周昌甫曾是一名农村信用社主任,身为一名中共党员,他的足迹踏遍农村沟沟渠渠,演绎了麦尖上的红色金融先锋,用初心和汗水书写了农信党员和三农的鱼水情深。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的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爷爷时任宁波市镇海县白峰信用社主任扛起一方水土,积极带领农民演绎致富路上的“答卷人”。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创业致富谈何容易!爷爷上午在信用社上班,下午卷起裤脚和农民一起下地干农活。看着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辛苦一年也没有多少积蓄,他寝不安席,鼓励当地农民利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以农民承包的土地种植大麦,还对种植成本捉襟见肘农民抻出援助之手,2块3信用贷款不愧为当年慷慨之笔。在爷爷的带领下白峰乡农民种植大麦扬帆起航。遇上农忙时,他一个月差不多有半个多月都在帮农户割麦,每一个村田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脚印。芒种麦收时节,黄灿灿的麦子诉说着成熟的喜讯。天尚未大亮,地里早已是一派农忙景象,太阳渐渐从山头冒尖,映射着金黄的土地。伴着徐徐微风,麦浪翻滚,爷爷戴上斗笠握着镰刀奔赴在乡村的麦田间,他弯着腰在麦丛间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累了就蹲在地头与农户交谈,时而从麦尖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闪闪发亮的党徽照耀着他的初心。看着农民数着收购麦子的钱存入信用社,他的内心犹如喝了蜂蜜般甘甜。
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八十年代末的农村,历史的崭新一页就此掀开。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让爷爷以一颗真诚赤心和十足的干劲去续写新时代的美丽华章。奋斗中的汗水不会让爷爷止步,他牵着农民的手迈入致富殿堂。他引导当地农民变废为宝,合理利用麦杆经营起蘑菇培植,让白峰乡农民饱尝致富甜头。他演绎着麦尖“背包客”,把金融服务和致富信息送到农民的心坎上。身为农信社主任,他走遍了乡间泥泞的小路。走进过充满“味道”的棚圈,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经常连续多天和菇农一起守在潮湿闷热的菇棚里。初夏时节,粗壮的麦杆挑着蓬乍乍的穗头,麦子熟得那么欢畅,深沉。爷爷隔三差五顶风冒雨,走村串户给农户送蘑菇培植信贷资金、送市场行情。在爷爷悉心引导下,小蘑菇顶起大产业,当地农民通过废弃麦杆培植蘑菇渐渐走上致富路。看着农民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存入信用社钱款由当初的3块5块变成300块500块,甚至更多。这越发激起了周昌甫的干劲儿,他真诚的付出获得了当地农民朋友们的信赖。
岁月无言,麦尖上的红色金融先锋与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爷爷不愧为金融战线上的一颗璀璨“红星”。金融党员服务“三农”任重而道远,之后的几十年间,北仑农信更多党员在爷爷引领下接过历史的火炬,一如既往高举服务“三农”大旗,坚守“支农”使命,让红色金融先锋助力“三农”的火焰久久发光。
北仑农商银行 周巧霖
来源:北仑农商银行
作者:周巧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