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保险 > 保险要闻

从腾讯入主三星财险,再看那些“拼爹”的小型财险公司

发布时间:2022-09-05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拼爹”一词爆红网络,成为社会流行词。

本意指年轻人在上学、找工作、买房子等方面比拼的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拼各自父母的资源。

尽管“拼爹”一词,有些粗鄙、有些贬义,但在现实中,由于它类比形象、易于理解和传播,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比如,用在公司经营治理上,把公司依靠和利用股东资源发展自己也称为“拼爹”。

以保险公司为例,股权结构一直是保险公司经营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大家都期待有个好“股东爸爸”。

对保险公司而言,强大的股东除了资本支持优势,股东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为保险发展自身业务打开畅想空间。

所以,不少保险公司为实现设想中的业务良性改观,都不遗余力地推进股东资源整合,力求通过“拼爹”实现市场制胜。

近日,又一家财险公司发生股权变更:8月23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行政许可批复,批准三星财险增加注册资本金约5.517亿元。增资后,三星财险的注册资本金从3.24亿元变更为约8.757亿元。

三星财险新增股东中,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出资约2.8亿元,在增资完成后持股比例为32%,将成为三星财险第二大股东。

对于腾讯和三星财险来说,无论是腾讯又认了一个“子”,还是三星财险又认了个“爹”,巨大互联网流量与保险结合下的“认亲”,看起来都为双方日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经历了“爹整合”,就一定能“拼爹”成功么?不断引资和股权结构调整,真的是中小保险公司的最佳出路么?

纵观行业诸多“先例”,并没有成功案例。三星财险能否开创成功“先河”,尚需观察。

且看各案——

1

-Insurance Today-

现代财险:

引入互联网出行生态

遭遇利润下行周期暴击

引入巨大的互联网流量场景,大概是互联网时代下财险公司业务转型所最容易联想到的模式。

特别对于外资财险公司来说,在业务开展略显“水土不服”的情况下,更需要这种业务场景的赋能。

与三星财险同属韩系外资的现代财险,先一步尝试了这种模式。

现代财险早期作为一家由韩属外资绝对控股的财险公司,在国内基本采用外资公司普遍采用的“不爱车险爱非车”的发展模式。

在2011年到2020这十年间,现代财险的非车险业务占比,始终高于车险业务。这也使现代财险在经历了国内起步设立与初期发展阶段后,进入到一个平衡发展阶段。

即公司整体保费规模基本保持在2亿元左右,从2016年起实现平均约10个百分点左右的净利润。

为积极应对中国财产保险行业的竞争形势,把握中国市场机遇,同时满足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及业务发展需求,现代财险于2020年进行了引战增资。

2020年1月17日,现代财险放弃了纯外资控股的身份,引进了4家新股东,增资约11.2亿元。

新增股东中联想控股持股32%、迪润科技32%、易商数码1.5%、红杉曜胜1.5%。其中,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是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公司。

此举被视为现代财险有了互联网出行生态的业务场景基础,将在中国出租车与网约车保险领域做出品牌特色。

事实证明,现代财险有了滴滴出行这个“爹”后,确实在车险业务发展上实现了保费规模的快速攀升。

但由于遭遇车险综改实施,公司净利润随着整个行业进入利润下行周期,加之出租车与网约车业务在赔付上也“声名狼藉”,整体业务进入亏损阶段。

另一方面,或许因为没有从“新儿子”身上看到“成龙”的希望,加之现代财险本身分支机构设立实在有限,在车险属地经营的要求下,很难满足滴滴出行车险全面落地的需要。

故而滴滴出行的车险业务,实际上仍分布在多家财险公司手中,并没有明显让现代财险一家独大。

从行业交流情况了解到,现代财险的业务发展仍处于一种没有打开思路或者市场的胶状态。这或许也再次证明了外资公司哪怕勇战车险,仍然不上道。

2

-Insurance Today-

合众财险:

引入车企生态

陷入车险困局

与引入互联网出行生态不同的是,合众财险选择的是车企。

2021年3月26日,北京银保监局批复同意合众财险变更股东,即批准合众人寿将持有的合众财险1.33亿股股份转让给吉利控股。转让后,吉利控股持有合众财险33.33%股份;合众人寿持股比例为66.17%,中发集团持股0.5%。

吉利控股入股后,各股东“火速”开启增资流程。4月15日,合众财险发布关联交易公告,公司三家股东按所持股权比例进行同比例增资,各方合计投资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控股入股的原因,主要与吉利自身车企资源及相关背景与车险业务高度相关非常贴合。

而从业绩来看,自成立以来,合众财险尚未进入盈利期,其主营的车险业务也长期承保亏损,急需输血续命。

那么引入车企吉利,继续加码车险,能否给合众财险带来新变化?

至少从数据来看,合众财险发展车险业务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其主营险种车险在吉利的加持下,第一大险种的地位稳固,且占比高达90%以上。

但合众财险也遇到了与现代财险同样的问题,即在整个车险行业利润下行的周期下,也出现了车险做得越大、亏的越多的尴尬局面。

这也意味着财险公司通过找“新爹”的模式去“拼爹”,真的得看“新爹”的资源到底是金子还是雷。

3

-Insurance Today-

京东安联:

与京东“貌合神离”,

“后儿子”不如“亲儿子”亲?

作为外资引入互联网生态路上的先行者,京东安联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四年。

2018年,安联保险集团让出50%的股权,安联财险从“独资”变成了“中外合资”,新增股东京东三百六十度电商占比30%、汇京通达商务占比4.27%、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占比12.4%、映雪投资管理中心占比3.33%。

同年10月,持股仅占30%的京东,让“安联财险”更名为“京东安联财险”,足可见京东话语权之强,更让人们看到了京东安联与京东生态打通的潜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京东安联在业绩上也确实收到了京东入局的“红包”,在责任险与退运险上迎来了大发展,公司经营也开始步入微利周期。

从这一点来看,京东安联找“爹”之举无疑是成功的。

但是,“爹”能给的,可能也就这么多了。如今遭遇互联网保险的全面整顿下,尚未看到未来可能的爆发空间。

因为若从人们对于京东安联的畅想预期来看,京东对于京东安联远没有表现出“掏心掏肺”的亲。京东安联除了在上述两个险种中得到了京东生态的场景加持外,在其他险种上并未明显看到有京东存在的“身影”。

就拿京东APP来说,如果打开京东保险频道,满眼望去,几乎见不到京东安联的位置,反而充斥着其他保险公司巨大的品牌流量效应。即便有京东的身影存在,那也是“京东金融”。

不得不说,可能真的在京东眼中,京东金融相比京东安联要更亲一些。

4

-Insurance Today-

泰山财险:

频频换“爹”

这次迎来“洋爸爸”

泰山财险,作为中国首家总部注册在山东的财险公司,如今已经走上了全国发展的道路。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泰山财险的股权频频发生变动,泰山财险的发展战略与业务场景受此影响,不断发生变化。

纵观泰山财险的股权之变,从车企场景股东中国重汽(000951)的转让开始,到一系列非车险场景股东的离开,泰山财险的保险业务逐渐脱离了对股东资源的依赖,开始走向市场化道路。

特别是2021年泰山财险股权混改引资落地,引入外资财险德国安顾集团,这位“洋爸爸”战略投资8.82亿元,持股比例24.9%,泰山财险也从内资险企摇身一变,成了拥有外资属性的合资险企。

这种模式,与外资公司引入国内互联网生态场景,是反向操作。

也因此泰山财险“不负众望”地从连续盈利的周期中,陷入到了亏损周期里,这是磨合的阵痛。

不过,安顾财险究竟能给泰山财险带来什么?或许更多的还是资金与管理经验的战略投入吧。

至于泰山财险能否在业务场景和业绩上有所突破,恐怕仍需自食其力。

反思

是因为股权占比未超50%?

还是互联网流量效应本身就是把“双刃剑”

外方股东的数十载乃至百年保险底蕴+中方新入股东的巨大流量和本地资源,无疑两者的结合曾被寄予着很多期待。

但是,上述公司在“认爹”这条路上,并没有达到当初引资之时人们所想象和期盼的样子。

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公司“新爹”的股权占比不足50%有关,即股东无法和财险公司形成绝对的生态融合,双方之理念依旧难以在实际运营中趋同。

又或者与这些“新爹”本身的生态场景和产业实力有关,毕竟“拼爹”模式下,拼的就是“爹的资源”。

而那些所谓的互联网流量生态,更像一把“双刃剑”,一定程度上消耗了保险公司的体系价值,催化保险公司沦为“牌照通道”。

这些“爹”最终能给“儿子”留下什么?可以推测。

无论如何,先行者为腾讯与三星财险的结合,提供了参考借鉴。大家也会更关注,三星财险近十年的稳定盈利,是否会因为“认爹”而发生改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来源: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