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行长,您就是我的太阳,我愿意成为您身边最亮的星星。”,前段时间,这句露骨且直白的话语传遍互联网,据当事方声明,这一出“80后女职工表白60后支行副行长”的桥段事发渝农商行(601077.SH)旗下一支行,尽管最后官方出面调查显示“二人均系离异,合乎规范”,但“表白门”事件引起社会持续关注,影响了该行的形象。
证券之星注意到,渝农商行近两年营业收入持续负增长,规模也跌至300亿之下。2024年第一季度,渝农商行营收、净利润更是双双出现下滑。与此同时,渝农商行一副行长因涉嫌违纪违规接受调查,同时多位高管职位相继出现变动,领导班子稳定性受到冲击。
此外,2023年渝农商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逼近10%,零售贷款和垫款的不良贷款金额一年时间也增加超过10亿元,这些指标的变化都直接影响到了其资产质量和财务表现。
一季度业绩指标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渝农商行成立于1951年,前身是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随后,经过多次改革成为全国首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市之一、组建全市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成功在香港H股主板上市,后于2019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证券之星注意到,渝农商行上市以来经营指标波动较大,2020-2023年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81.86亿元、308.42亿元、289.91亿元、279.56亿元;对应的增速分别为5.84%、9.42%、-6%和-3.57%
渝农商行原本在2021年实现营收突破超过了300亿,但可惜在随后两年营收规模遭遇连降,又跌破了300亿规模。而该行营收的下降主要和利息净收入的下降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34.93亿元,同比下降7.52%。
渝农商行经营效益下滑的迹象在2024年依然在延续。今年第一季度,渝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71.28亿元,同比减少2.88%;净利润35.24亿元,同比减少10.81%,是A股中唯一一家营收净利双降的上市农商行。
对于业绩变化,渝农商行表示,主要是由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引起。一季度该行信用减值损失13.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03亿元,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该行实现大额不良资产处置收回,金额占全年比重为70.76%,因此,该行上年同期信用减值损失比较基数较低,净利润比较基数较高。
“副行长”屡陷风波
6月份,一则“女职员表白行长”的视频在各媒体平台广泛传播。6月14日,重庆农商行(股票简称渝农商行)发布情况说明:网传“银行女职员拍视频表白行长”相关言论,涉及到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奉节支行副行长冉某某、员工王某,已分别于2010年、2019年离婚至今。
尽管该支行副行长与员工均为“自由身”,但二者年龄相差较大,且在同一家单位是上下级关系,有明显的职务差距,免不了引起舆论热议。
除了支行“副行长”,渝农商行总行的“副行长”同样在今年沾上了麻烦,今年3月底,该行公告披露显示,渝农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舒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调查。
证券之星注意到,舒静出生于1972年,曾长期主管会计工作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履历方面,其曾任光大银行重庆高新区支行副行长,进入渝农商行后曾任授信审批部总经理、公司业务部总经理、营业部总经理及副总经理,2015年10月起渝农商行任党委委员,副行长。
另外,今年初,渝农商行副行长董路曾因工作调动辞职。去年10月,渝农商行副行长王敏因到龄退休辞职。去年8月,渝农商行副行长高嵩因工作调动辞职。其中,高嵩转战重庆银行担纲行长一职。
房地产业不良率连续上升至逼近10%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渝农商行2022年年报中,该行房地产业贷款金额达44.03亿元,不良贷款金额达到了3.2亿元,不良贷款率则为7.28%。
渝农商行在年报中表示,受行业整体风险等因素影响,个别公司客户风险有所暴露,如受房地产行业景气度较差等因素影响,个别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资产质量下迁,房地产行业不良余额及不良率有所上升。
到了2023年,渝农商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金额依然为3.2亿元,但由于贷款规模降低,使得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率上升至9.27%,已逼近10%。
此外,渝农商行零售贷款和垫款的不良贷款金额从2022年的33.16亿元上升至46.63亿元,对应的不良率也从1.17%攀升至1.60%。
对此,渝农商行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零售客户的影响仍在持续,对本集团零售贷款资产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