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是2024年资本市场最热的关键词之一,IPO市场尤为显著。
年内近300家公司IPO终止
据不完全统计,按照公告日计算,截至今年6月30日,今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合计有296家IPO终止,已经超过去年全年IPO终止家数(282家)。
其中,“主动撤回”是今年来IPO终止的最大因素。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公司达到286家,数量同样超过去年全年的218家,创下历史新高。具体而言,沪深主板公司有107家,北交所有48家,创业板有80家,科创板有51家,各上市板的IPO撤回数量均超过去年全年。
从IPO撤回率(撤回IPO公司数量/全部申报公司数量,含当年已发行公司)来看,今年以来,IPO撤回率为38.96%,创下了过去5年来新高。
IPO撤单潮背后,或是上市新规在发力。
从具体时间节点看,今年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公司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之后,5月以来撤回IPO的公司数量超过百家,时间跨度仅三分之一,占比却近四成。究其原因,或是监管新规发力。
今年4月份,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分别发布系列新规,主板、创业板修订申报财务指标要求,上市门槛提高,因此,财务不达标或成为IPO公司主动撤单的另一大因素。此外,现场检查力度加大,或也使部分有问题的企业“知难而退”。
撤单公司“五高”特征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撤回IPO申请的近三百家公司,呈现出“五高”特征,值得投资者重视。
其一,第一大产品收入占比高。从年内撤回IPO公司的招股书可以发现,这些公司的第一大产品收入平均占比超过60%,而注册制公司第一大产品收入占比平均值为54%。这表明撤回IPO的公司中,较多公司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度偏高。
其二,前五大客户(供应商)依赖度高。撤回IPO的公司中,其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平均值为47.28%,与IPO企业平均水平相似。然而,撤回IPO公司中,15%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度超过80%,而注册制公司仅10%存在这类情况。
其三,流动性欠佳,存货占比及资产负债率双高。从存货看,撤回IPO公司的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平均为22%,高于注册制公司的16%;同时,39家撤回公司的存货占比超过50%,而注册制公司只有4家。从负债看,撤回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35%,注册制公司则约为25%。
其四,股权集中度偏高。撤回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45.13%,而注册制公司为36%。同时,近40%的撤回公司存在单一股东持股超过50%的情况,部分甚至超过90%;相比之下,注册制公司大股东持股过半的比例仅在20%左右。
其五,拟募资额较高。今年撤回IPO公司的拟募资总额超过3100亿元(还有4家未披露具体拟募资额),平均每家公司拟募资11.01亿元,比2023年撤回公司的平均拟募资额增加了超过20%,达到近三年的新高。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44家上市公司的实际募资额约为325亿元,平均每家约7.38亿元,远低于撤回公司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