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全天冲高回落,创业板指领跌,北证50指数跌超6%,仅1只北交所个股上涨。
盘面上,光伏概念股持续活跃,绿康生化、江苏华辰、联泓新科等涨停。环保股开盘大涨,节能铁汉、正和生态涨停。卫星导航概念股临近尾盘异动,上海沪工涨停。下跌方面,消费电子概念股陷入调整,豪声电子等多只北交所个股跌超10%。
板块方面,POE胶膜、航运、电力、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MR、消费电子、手机游戏、自动化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700只个股下跌。
截至收盘,沪指跌0.16%,深成指跌0.64%,创业板指跌0.91%。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6767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54亿。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30.32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52亿元,深股通净卖出33.84亿元。
银行股罕见一幕
时隔8年后,A股再度出现一个重要信号——险资举牌银行股。
1月11日晚间,无锡银行公告,长城人寿当前持股比例达到5%的举牌线。具体而言,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9日期间,长城人寿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在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该行股份999.99万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46%。截至公告披露日,长城人寿持有该行股份1.08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5.00%,已经达到举牌线。本次增持股份的资金来源为长城人寿自有资金。
受此影响,今天早盘,无锡银行放量大涨,涨幅一度超过7%。与此同时,常熟银行、瑞丰银行、苏州银行等亦表现强劲。事实上,最近有不少银行股悄然走出多头格局,比如沪农商行近一个月涨幅超过10%;农业银行2023年以来涨幅超过40%,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险资举牌银行股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自2015年底,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举牌华夏银行之后,保险资金对A股银行股首现大动作。东莞证券分析师卢立亭表示,当前银行板块的估值水平、波动率与股息率十分契合险资要求,险企有望通过增持银行股票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
其次,除了银行股,险资近期举牌动作频次也有提升。除了举牌无锡银行,长城人寿还曾于2023年6月份同时举牌中原高速、浙江交科两家A股上市公司。不到一年时间里,长城人寿已举牌3家A股公司。从整体来看,2023年全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次数达到9次,超过2021年、2022年的数量。今年1月2日,紫金保险举牌华光环能,这是2024年险资首次举牌。叠加此次长城人寿出手,也侧面印证了“保险资金是未来重要的增量资金”这一市场观点。
此外,险资举牌的信号意义也非常强。2014—2015年的大牛市之前,曾发生过非常多的险资举牌的事件,并震动资本市场。此次,保险资金似乎也在充当激活市场的角色。
长春高新天价“离婚案”
近年来,由于集采、股价跳水等问题,“东北药茅”长春高新频频受到市场关注,近日,公司再度来到风口浪尖,这次是因为天价离婚案。
1月11日盘后,长春高新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第二大股东金磊通知,其与王思勉已协议离婚,金磊拟将其持有的公司3001.41万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份的7.42%,分割至王思勉名下。以11日收盘价计算,金磊拟分割股份对应市值高达40.04亿元。
受此事件影响,长春高新今日一度跌超7%,股价最低触及122元/股,创下2019年4月以来新低。对于该事件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公司则公告称,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不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不构成影响。
长春高新2023年三季报显示,金磊为长春高新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为3464.57万股,持股比例为8.56%,仅次于国有法人长春高新超达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18.84%。
事实上,2020-2021年,金磊曾进行了多次减持,合计减持比例约占公司总股本的3%,减持期间,长春高新股价处于较高位置,以区间平均股价估算,金磊套现或超50亿元。
近年来,A股已现多起“天价离婚”案例,在这些案例中,通常是女方分得了巨额股权财产,而有的男方则是股份归零。因此,投资者更担心的是此次事件是否会涉及“借道减持”等问题。
对于类似事件,监管已明确,大股东不得以离婚、解散清算、分立等任何方式规避减持限制。大股东因离婚等形式分配股份后进行减持的,股份过出方、过入方应当合并计算判断大股东身份,合并适用《实施细则》关于减持比例的规定。
此次权益变动后,金磊、王思勉也共同承诺:权益变化发生后,金磊、王思勉仍将作为一致行动人,在完成股份非交易过户相关手续的12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各自所持有的长春高新股票,包括承诺期间因公司股份发生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派送股票红利、配股、增发等产生的股份。
基金四季报研判A股走势
最后,看一下公募基金对A股的最新观点。
1月12日,国投瑞银基金发布旗下多只主动权益基金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均为知名基金经理施成所管产品。这是全市场首批发布四季度报告的主动权益基金。
施成在报告中分析称,2023年四季度,经济复苏仍然偏温和,资本市场目前的选择以避险资产为主。市场对于公司质地、竞争格局、盈利能力、财报质量等都有所忽视,对中国经济里强竞争力的公司定价也偏保守。但是复苏不会消失,未来优质的公司有望在经济上行期获得更好的定价。
施成认为,他们投资的领域,在逐渐寻找其盈利的底部。不少制造业供需的差额情况已经来到最大值,部分环节单位盈利能力已经见底,还有一些环节未来也将进入这一阶段。其中的龙头公司,在行业产能大幅过剩的背景下仍有很强的盈利能力,预计未来将扩大市场份额,之后再提升盈利能力。另外,具备资源属性的上游产业,由于长期供应的速度限制,推测盈利中枢会持续上行。
除了国投瑞银之外,还有多家基金对于A股2024年走势展开了积极研判。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2家基金公司对2024年A股大势向上的分歧并不太大,基本上都保持了中性偏乐观的看法。总之,大致表达了一个意思,简单来说就是,2024年A股不一定有整体行情,但应该有“结构行情”。
此外,2024年基金公司A股投资策略上的一大特点是,采取“哑铃策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家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同时涉及“哑铃”两端的投资:高股息高分红+高科技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