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颗璀璨明珠,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它不仅为众多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融资机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而且通过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助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受到美联储持续加息影响下跌近19%。虽然指数下跌不多,但是创业板有不少个股跌幅超过50%。这其中跌幅前十大的公司有:*ST左江、鹏辉能源、震安科技、锦浪科技、*ST红相、德方纳米、新雷能、贝泰妮、聚光科技、怡合达。
根据这些个股的行业可以发现,这些个股大部分下跌的驱动因素主要源于新能源的景气下行以及公司基本面暴雷。
交银国际预计2024 年内地光伏新增装机将进一步增至210 吉瓦,从23 年112%的同比增长的高基数下将放缓至明年的14%。光伏玻璃方面,主要原材料价格2024 年均将进入下跌周期,但在新产能投放后不排除毛利率在2024年将再度探底,不过,考虑到产能预警机制的存在,长期下降空间有限。多晶硅方面,2024 年产量将增长32%至200 万吨,为终端需求的1.49 倍,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将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光伏中游的产能过剩首先影响的是上游的设备企业,所以部分光伏企业今年的下跌主要源于此。
锂电池方面,新能源汽车处于价格战阶段,叠加动力电池行业严重产能过剩,库存高企,预计需求增速继续下滑,国投安信期货给出的需求增速预期在 27%。其他领域,国投安信期货预期消费电子增速在 3%,储能增速在 35.5%。锂电产业链和光伏一样存在估值大幅下调的预期,电池设备股在今年表现持续不佳。
接下来笔者重点分析前三大热门的个股:
史上最贵ST个股——*ST左江
*ST左江今年如此大幅的下跌,源于一个不可证实的故事。12月1日晚,公司披露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鉴于公司近年来业绩持续低迷且频频提示退市风险,此次被立案调查或将进一步加大其退市概率。
此前*ST左江集业绩不佳与股价强势上扬的矛盾现象于一身。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硬件主机、安全系列软件和网络安全芯片相关产品。尽管公司在其公众号上宣布成功研制DPU芯片,但围绕该芯片存在诸多疑点。深交所对公司的问询函要求解释合同签署5日内即完成交付的合理性及商业实质,并要求披露DPU芯片销售收入、主要客户及是否与公司董监高存在关联关系。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中网芯2022年年报中显示年收入为0,而2023年一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下滑,与股价涨幅超过70%形成强烈反差。深交所还要求公司自查是否存在拉抬股价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形。
业绩不及预期——鹏辉能源
鹏辉能源以储能电池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储能电池业务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全球户用储能需求快速提升,尤其是欧洲去年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电价上涨刺激户储市场快速增长。储能市场当前呈现出需求分化的趋势,大型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市场快速增长,而户用储能需求的增速则有所放缓。在国内大型储能市场,由于价格竞争激烈,竞争格局尚不明朗。
根据公司的三季报,23年Q1-Q3公司营收57亿元,同减12%,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减38%,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减44%。其中Q3公司营收14亿元,同减44%,环减27%,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减88%,环减66%,扣非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减96%,环减88%;Q3毛利率17.7%,同减3.1pct,环增0.4pct;归母净利率1.7%,同减6.5pct,环减2.0pct,东吴证券认为储能下游需求偏弱,公司出货不及预期,叠加计提存货跌价,业绩低于市场预期,进而导致股价持续不振。
预料未及的高价库存——德方纳米
进入2023年以来,上游碳酸锂价格暴跌,引发了整个锂电池产业链的价格调整。德方纳米的主营业务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也随之下跌,从去年底的高点跌至今年的低位。此外,去年碳酸锂价格暴涨时,公司被迫囤积了大量高价原材料,今年降价后进行了高价库存的清理,也对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造成了股价的大幅下跌。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德方纳米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却呈现出了积极的信号。尽管铁锂正极材料的价格在三季度继续下降,但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却实现了环比增长。这表明公司在三季度的产销量都有所提升,去年囤积的高价原材料也基本在二季度清理完毕。
根据券商测算,公司Q1-3出货约16万吨,其中Q3出货6.8-7万吨,同环比均增长约38%,权益出货约6.4万吨。公司现有铁锂产能26.5万吨,目前单月排产2.1-2.2万吨,接近满产。这些数据表明,公司的产能正在得到充分利用,产销量也在稳步提升。
无论是光伏、锂电池,市场变化都不断提醒我们:没有永恒的增长,只有适应变化的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对于投资者而言,识别并跟随这些变化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