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股票 > 股市聚焦

2023年度ESG领域十大热点事件盘点

发布时间:2023-12-30

2023年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第三年,这三年来,随着“双碳”进程的稳步推进,ESG理念在国内的推广落地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已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ESG理念越发深入人心。

现在2023年即将落幕,回顾这一年,ESG领域发生了哪些影响深远的事件呢?一起来看。

事件一:ISSB正式发布首批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

2023年6月26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正式发布首批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分别为《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S2)。

ISSB主席EmmanuelFaber在发布会上表示,ISSB准则旨在帮助公司以稳定、可比较和可验证的方式讲述其可持续的故事。同时,他还强调,更好的可持续信息披露会带来更好的经济决策。

据悉,这两项准则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业内分析,ISSB这两项准则的颁布,是全球可持续披露基线准则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提升全球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问责制和效率,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

事件二:市场热议建立ESG中国标准

长期以来国外ESG评级机构对中国上市企业ESG评级系统性偏低,实际上中国优秀上市公司ESG发展水平与全球大企业基本相当。因此,近年来呼吁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注入新的理念,加快构建、完善既对标国际,又符合中国国情的ESG评价体系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在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提议加快制定ESG信披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尹同跃建议证监委加快制定本士化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和评级评分规则,兼容国外通用规范和中国社会、文化;ESG信息披露标准优先从上市公司和国企开始,并分行业实施,逐步推广到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和组织,推进公开透明的ESG信息平台构建。全国政协委员王俊寿则建议加强ESG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法规制定,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投资保护等。

在此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等机构部门,相继发布了《年度ESG行动报告》《粤港澳大湾区ESG行动报告》《金融业ESG行动报告》《“一带一路”ESG行动报告》《年度ESG卓越实践报告》等。

其中,《年度ESG行动报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和利益相关方理论,构建环境、社会、治理“三位一体”ESG评价模型,并参考国际国内ESG标准指引,对标明晟、富时罗素、中证、国证等国内外评级机构的ESG评价体系,构建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ESG评价指标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全国工商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晓刚分析认为,中国制定ESG标准时,既要注重与国际接轨,也要结合中国特色,要为全球治理提供最好解决方案和智慧的有效路径。

事件三:美国反ESG事件再现

美国劳工部此前出台了一项可持续投资规定,允许养老金管理人在投资决策中考虑ESG因素;而3月初美国参议院却以50比46的投票推翻此新规。美国两党之争再次体现在ESG事件上。多数民主党人支持ESG和劳工部的可持续投资规定,而多数共和党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考虑ESG因素会损害养老金回报,抨击民主党通过ESG将气候变化政治纳入美国人的财务规划。

业内分析,ESG在美国引起争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出于对ESG对经济效率影响的担忧,部分群体认为ESG投资是左翼推动的政治正确运动,这会限制企业的自由发展,降低投资回报,增加监管成本和风险。

二是ESG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损害了油气、煤炭等传统行业的利益。德克萨斯州等依赖这些行业的州政府对ESG的发展持谨慎态度,担心这种趋势会影响该州的经济、税收和就业。

事件四:ESG报告披露率快速提升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末,有1829家A股公司披露ESG相关报告(统计口径为2022年底前上市的公司,含ESG、可持续发展或社会责任等报告,以下合称“ESG报告”),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超八成,披露率(“T年”披露“T-1年”的ESG报告,下同)达36.4%,较2020年底提升9.3个百分点,创出历史新高。

其中央企公司的披露率保持领先。具体来看,2020年~2023年央企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分别为55.9%、56.5%、64.7%、83.3%,始终领先于其他类型企业,近两年披露率的提升幅度也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图1)。

此外,各行业ESG报告披露率快速提升。2020年~2023年,申万一级行业ESG报告平均披露数量连续提升,分别为31.8家、36家、46.9家和59家,整体进入加速期;各行业ESG报告平均披露率分别为32%、33.1%、38%和44.1%,披露率持续增长,其中银行、非银金融、钢铁行业的ESG报告披露率稳居前三。

事件五:央企ESG指数密集发布,信披也有新进展

随着ESG理念不断深化,不仅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ESG发展,ESG投资标的也在不断扩容,今年来由多只央企ESG指数密集发布。

5月4日,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中证央企ESG50指数正式发布;5月8日,中证国新央企ESG成长100指数正式发布。德邦证券指出,一系列央企ESG指数的发布,一方面是对央企在ESG方向取得成绩的认可,发挥其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央企实现价值重估。

12月22日,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下称“深证信息”)集中发布了深证国企ESG指数、深证民企ESG指数、深证ESG成长指数、深证ESG价值指数4条指数,多维度反映深市ESG表现领先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深市ESG指数体系。

鹏华基金指出:“近年来中国可持续投资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新发布的四个指数与国家政策发展方向深入契合,进一步扩充深交所可持续投资产品体系,为市场提供更便利的投资工具,分享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投资机遇。”

此外,央企ESG信息披露规范也获新进展。8月,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

该文件是为落实2022年国资委发布的《提高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其中提出中央企业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力争到2023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该文件将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编制ESG专项报告提供参考,有利于其高质量完成“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市场定价功能引导资本服务实体经济。

事件六:ESG投资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2023》显示,2023年,中国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政策和市场继续平稳有序发展,呈现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焦点、以信息披露和产品增长为抓手、保险行业整体加速的特征。2023年,我国责任投资市场规模仍然保持较高速增长态势,但构成结构仍不均匀。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可统计的中国责任投资市场规模合计33.06万亿元。其中,绿色信贷余额28.58万亿元,可持续证券投资市场(包括可持续证券投资基金、可持续债券和可持续理财产品)总额为3.66万亿元,可持续股权投资约为0.82万亿元。

同时,从与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签署机构数量来看,2017年以来,我国签署UNPRI的机构数量开始有明显增长,尤其是2021年“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内签署机构数量激增。截至2023年10月31日,我国已有136家机构签署了PRI原则。

事件七:外资公募首只主动管理ESG债基来了

9月14日,路博迈基金发布公告称,其旗下第三只产品路博迈中国绿色债券将于近日发售,发售期为9月18日至12月18日。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不投资于股票,也不投资于可转换债券(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部分除外)、可交换债券。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步伐加快,ESG作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效和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维度,愈发受到资本市场的重视与投资者的热捧,也为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事件八:“双碳”目标重大宣示迎来三周年

9月22日,我国迎来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三年来,我国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新能源与化石能源有序替代,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成效。站在新起点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即将重启,全国碳市场有望扩围,我国“双碳”经济再添“绿色动力”。

过去三年,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成效显著。全国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超过5.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从3.3亿千瓦增长到13.8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至目前的91.2%。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所长董战峰表示,近年来,我国充分挖掘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潜力,在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同时,不断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拓展绿色发展“新赛道”,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22年全国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2.22万亿元。

事件九:《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价值发现白皮书》发布

10月27日,“2023年大湾区可持续金融论坛”在深圳圆满举行,本次论坛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以下简称“社投盟”)、21世纪经济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邀请政府机构、学术界、金融界、产业界等领域重磅嘉宾,以“可持续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可持续金融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实践。会上,由国新咨询和嘉实基金联合出品的可持续金融领域最新前沿成果——《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价值发现白皮书》首次重磅发布。

央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国计民生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也肩负着引领中国式ESG实践的重任,但其在资本市场长期处于低估值水平。本次发布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价值发现白皮书》阐述了ESG对于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用大量ESG数据分析,刻画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和管理方面的进展和趋势,探索基于ESG理念量化评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方面的正向外部影响力和价值创造,推动建立更加系统、科学、有效的央企价值发现机制。

事件十:ESG岗位火“出圈”

在国家“双碳”政策的影响下,ESG的精神内核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因而近年来受到诸多公司的高度重视,发展步入快车道。在这其中,ESG投资和ESG实践成为最直观的发展成果。目前,ESG披露工作虽然还处于实操探索阶段,但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它不再仅仅停留于上市公司自愿开展的阶段,而变成必须披露的企业“体检报告”和“第二财报”。

在此背景下,ESG方面人才的稀缺性日益凸显,上市公司“高薪抢人”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从绝大多数打工人关心的薪酬来看,ESG职位绝对算是“香饽饽”,不仅年薪高,涨幅也大。

从平均薪酬来看,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推出的《ESG人才吸引力洞察报告2023》显示,ESG招聘平均年薪为31.49万元。31.49万元的平均年薪,意味着即便属于传统认知上的高薪行业——金融,ESG相关岗位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供比较的是,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平均招聘薪酬仍最高,达到12517元;银行业、保险业的月薪分别为11779元、11729元,分列二、三名。

但需要提醒的是,当前ESG行业真正的就业人数还比较有限,且门槛相对也较高,并不适宜没有相关经历的求职者闷头进入。此外,ESG岗位高薪的消息也常被用来推销考取ESG相关证书的课程,大家关注之余需提高警惕。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