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服务

用好人工智能,更要防人工智能诈骗

发布时间:2023-05-30

随着AI技术的运用,让人们对人工智能一种崭新的认识,“人工智能”带来便利,若不甚,也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郭先生就是10分钟被骗430万的案例。郭先生的好友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称有一朋友在外竞标,需要430万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想借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并称会先把钱打进郭先生账户,由于对好友的信任和已通过视频聊天核实了身份(确认了面孔和声音),郭先生在没有核实钱款是否到账的情况下,分两笔把430万转到了好友朋友的银行卡上。待郭先生拨打好友电话后才知道被骗,随之报警。
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启动止付机制,成功止付拦截336.84万元,但仍有93.16万元被转移。
归纳利用AI技术骗人的特点,一般冒用熟人的身份作案骗人据多,由于利用AI技术骗人对象大多为熟悉的人,忽视了对方的真伪性,导致麻痹心里,容易延误最佳账款追索期,耽误资金的追索时间,给资金追回造成难度。为此,在AI技术运用到实际业务工作中的同时,应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为此,提高风险意识、强化监督管理,既能享受AI技术运用带来的快捷服务,又能有效规避AI技术运用带来风险。
一方面,多方验证,确认身份的真实性。鉴于利用AI技术合成实施诈骗的特点,对于任何方式的要求汇款、转账等资金支付业务,当事方需要多方验证,不要怕麻烦。在对方打来视频电话、微信语音等方式联系汇款事宜后,被要求方应重新通过电话、视频或者通过咨询对方家属等方式多方验证,确定对方身份的真伪后,再进行账务操作处理。另一方面,加大对诈骗宣传和打击力度,提高群众的防诈骗意识。金融行业和公安部门,应加大AI技术实施诈骗行为的宣传力度,通过案例通报、印发海报等方式,让百姓认识到AI技术运用的方便便利和风险并存,通过人脸影像、声音等关键因素实施诈骗的行为,特别要做好中老年人防诈骗宣传工作,让老年人提高认识,强化个人信息:身份证件、人脸识别、音频、账户等关键信息的保护,莫让以投资高回报的骗局骗取个人信息和资金。始终要牢记,投资收益和风险成正比。
 
来源:自创
作者:田忠华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