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小微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承载着创业创新的活力与就业增收的重任。然而,“抵押不足、融资难”往往成为制约其扩大生产、抢占市场的瓶颈。民泰银行新昌支行深耕本地市场,聚焦小微企业融资痛点,以“税贷通”银税互助产品为纽带,将企业的“纳税信用”变为“融资资本”,为陷入资金困境的小微企业精准“输血”,助力企业在发展赛道上加速前行。
破解“成长烦恼”,“税”动力助“智造”升级
浙江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虽属新设企业,但发展势头强劲,租赁3000平方米厂房,专注于纺织定型机的研发与生产。该企业掌舵人王总富有远见,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定型机并正在申请国家专利,前景广阔。然而,在企业准备扩大生产、承接新订单的关键时期,却遇到了资金难题:王总名下三套房产均已抵押,乡下的集体土地房产又无法用于抵押,缺乏有效的增信措施。尽管企业纳税信用良好(B级),但传统的融资渠道一度让王总感到步履维艰。
民泰银行新昌支行工作人员在主动对接中,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困境,敏锐地捕捉到该企业虽“轻资产”但“高成长”、“重研发”且“纳税优”的特点,精准推荐了“税贷通”产品。该行基于其稳定的纳税记录、真实的订单背景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快速决策,成功为该企业提供了200万元保证贷款,有效解决了其担保物不足的难题。
这笔资金的及时注入,如同甘霖,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公司得以顺利采购生产所需的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确保了新订单的如期交付。更重要的是,有了资金支持,企业可以更专注于新产品的完善与后续研发,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目前,该企业生产有序,市场拓展加速,那份正在申请的国家专利也更添了几分产业化的底气,为企业未来的“智造”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稳渡“资金关”,“税”信用盘活老厂生机
新昌某制造厂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老”厂,负责人徐总在纺织行业深耕细作二十余载,积累了稳定的客户群体,业务来源可靠。企业主营面料纺织加工,租赁厂房1000多平米,每月需承担10万元租金、10万元水电费及11万元员工工资,运营成本刚性支出较大。随着市场回暖,订单量稳步增加,采购原材料纱线的资金需求日益凸显。然而,像许多经营多年的实体企业一样,该厂也面临着可抵押资产有限的普遍困境。
民泰银行新昌支行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徐总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企业的稳定经营能力。结合企业纳税信用良好(B级)、用水用电及用工情况稳定等特点,符合“税贷通”产品授信条件,该行迅速启动绿色审批通道,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总授信额度200万元,其中100万元为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直接支付纱线采购款;另外100万元为自主循环贷款,方便企业根据实际经营需要随时提用,灵活补充运营资金。
“税贷通”资金的到位,迅速激活了该企业的生产链条。企业不仅及时购入了足量的优质纱线,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而且利用循环贷款的灵活性,平滑了季节性、临时性的支付高峰。生产规模得以稳定,交付能力增强,进一步巩固了与老客户的合作关系,甚至为开拓新客源提供了底气。“这笔贷款让我们摆脱了‘有订单、愁资金’的尴尬,能够更加从容地规划长期发展,厂房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徐总感激道。
“诚信纳税,贷动未来”。民泰银行新昌支行始终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初心,依托政府主导的金融服务平台与第三方数据资源,深化银税合作机制,将企业纳税信用作为授信审批的重要依据,持续优化“税贷通”产品服务。针对小微企业抵押不足、资金需求急的特点,简化申请流程,推出“线上申请+上门服务”模式,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贷款。同时,通过灵活的担保方式、优惠的利率和充足的额度供给,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满足其生产经营、研发创新等多元化资金需求。
民泰银行新昌支行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继续深耕银税合作领域,不断优化‘税贷通’等特色产品服务,持续加大对纳税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以更精准的金融服务、更高效的审批流程、更优惠的融资条件,为区域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助力新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