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阳市新市工业园区的现代化厂房里,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但4个月前,这里还因资金链紧绷而面临停产危机。“17项专利攥在手里,10亿元订单等着交付,却因为没有抵押物贷不到款。”企业负责人李先生回忆道,“原材料采购需要垫资,技术转化每一步都烧钱,那会儿连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这家专注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的科技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复合动力多维抛铸2.0技术”,成功攻克行业难题并拿下国际订单,却因初创期无固定资产抵押,陷入“有技术无资金”的困境。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简阳支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案,以1000万元专利质押贷款为其“解套”,成为当地科技金融服务的标杆案例。
硬核科技:重新定义汽车轻量化生产
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12月注册成立,2024年1月在简阳启动工厂建设,2025年3月进入小规模量产。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双赛道,主营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以及全球首创的“钢代铝一体化成型”车身结构件,较传统铝合金部件减重20%-30%,其“复合动力多维抛铸2.0技术”通过正压注液+负压抽真空+离心旋转三重工艺创新,解决钢水流动性差的行业难题,复杂薄壁铸件出品率超行业均值2倍,良品率达95%。钢材替代铝合金,单件成本降低40%;生产能耗较传统铸造工艺下降30%。截至目前,公司已向13家头部车企送样,其中10家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当期营收400余万元,并斩获10亿元意向订单,正处于产能爬坡关键期。民泰破题:知识产权质押全流程服务
由于公司厂房为租赁、设备投入尚未完全转化为固定资产,且初期财务报表未达银行常规授信标准,多家金融机构均婉拒融资申请。“我们连土地证都没有,金融机构说风险不可控。”李先生坦言。
就在企业陷入融资困境之际,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简阳支行却另辟蹊径,为其打开了融资新通道。支行组建专项小组,通过“三步走”定制方案:一是技术尽调,专项小组请教外部专家,对企业17项专利进行技术成熟度、市场应用前景、专利保护强度三维评估,筛选出2项高价值核心专利,综合估值1000万元。二是产品适配,运用“知贷通”专项产品,提供100%质押率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行业常规质押率通常为10%-60%),并配套“动态价值监测”风控机制。三是快速落地,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向企业发放1000万元贷款,利率较普通流动资金贷款下降了114BP。
本次融资背后,是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对科技金融服务的系统性探索,并将以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为模板,推出三大举措深化科技金融支持:一方面是服务下沉,在产业园区设立“科创金融驿站”,定期开展专利价值评估培训、融资路演活动。另一方面,联合知识产权局、担保机构、产业基金,构建“评估-融资-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我们的使命就是让银行资金追着创新跑,而不是让创新等企业卖房子。”成都分行行长关启亮表示,“未来成都分行将持续以金融之力滋养科创沃土,助力更多‘实验室成果’走向‘生产线爆款’。”
简阳这场“及时雨”只是开始,更多“知产质押贷”种子,正在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破土、拔节、孕穗,为科技企业的创新征程持续注入金融活水,绘就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蓬勃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