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农村金融

对预防金融犯罪的四点见解

发布时间:2023-02-27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对当前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案发走势和特点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对于维护金融信用、防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强化员工的思想教育。加强银行从业人员对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学习,坚持依法办事,通过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规范业务经营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增强员工思想“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高度重视员工合规文化、业务技能和风险管理培训,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
       完善内控制度和执行力建设。重点要规范完善授权、转授权管理、信贷业务审查流程、岗位交流和轮换制度以及信贷、财会基础管理创建等内部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要完善经营业绩评价机制,引导经营行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合规管理的关系,在设置和下达各项经营指标时,防止片面追求高指标而诱发不正当竞争,甚至引发案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建设,真正实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把各类违规苗头和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因事态的恶化而衍生出案件。
        强化岗位监督约束和责任追究。要把案件防控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执行业务经营和自律监管的双重职能,层层分解落实内部控制要点,并融入到业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岗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项业务处理的全过程进行同步监控、实时预警,强化对操作风险的有效识别,提高监督效率和效果。加强对各级高管人员、网点负责人、重要岗位人员行为的监管,彻底解决高管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不交流积酿案件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对于各类违规行为,依据有关规定,从严从快查处,决不姑息迁就,使违规违纪者付出应有的代价,用纪律维护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对因整改不力、屡查屡犯、风险隐患未及时消除引发案件的相关人员,加大责任追究处理力度,形成有错必查、失责必问、失职必惩、违法必究的良好责任导向。
       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对照每年具体的目标任务,完善惩防体系的任务分工、联系沟通、情况通报、信息反馈、工作协作机制,在全行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盯一级、全员防案件的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在考核评价干部时,既要看规模、增量等经营业绩,也要看风控能力、经营效益、社会评价等;既要看眼前利益,也要看长远利益,坚决杜绝单纯追求排名、个人政绩而突破风险底线的行为。要认真执行各级行纪委书记巡察制度。
来源:舒兰农村商业银行
作者:田荣义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