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期货 > 卓创资讯

【行业观察】供需面偏弱占主导 石化市场短期承压

发布时间:2025-07-17

关键词:石化市场 国际原油  需求

能化行业研究组 马英君

导语:7月份,中国石化市场在原油提振及供需矛盾施压下呈现持续下跌趋势。7月16日卓创资讯有机化工价格指数较6月底下跌2.68%,较6月23日高点下跌5.94%。考虑供需矛盾延续,预计短期市场走势继续承压。

成本支撑VS供需偏弱 石化市场偏弱下行

在卓创资讯跟踪的50个主要石化产品里,7月上半月仅有9个产品价格上涨,37个产品价格下跌,4个产品价格持稳。7月石化市场整体下行,尚未呈现出明确企稳迹象。尽管近期国际原油偏强运行对石化市场形成一定成本支撑,但提振力度持续减弱。当前市场供应端维持宽松局面,部分企业为维持运转持续生产,加剧了供应压力;需求端则恢复乏力,6月制造业PMI虽较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至49.7%,但仍处荣枯线下方,叠加7月基础油、丙酮、PTA等多数产品进入需求淡季,高温限电等因素进一步抑制需求释放,供需矛盾主导市场下行态势。

装置检修及成本支撑  助力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石油焦(+4.25%):石油焦价格上涨得益于成本支撑。至7月16日收盘,石油焦3#山东市场价在2455元/吨,较6月底上涨4.25%。7月上旬低硫煅烧焦成本驱动提价,原料端价格上行传导至成本端,企业被动跟涨报价,但下游采购意愿不足,需求抑制成交。中高硫煅烧焦供需双弱格局延续,下游需求低迷,叠加采购方买涨不买跌心态,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丁酮(+3.9%):丁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供应端收缩。部分丁酮生产企业因设备检修等原因,开工率下降,市场供应量减少。而下游涂料、胶粘剂等行业对丁酮的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在供应减少而需求稳定的情况下,丁酮价格出现上涨,至7月16日收盘,丁酮江苏市场收盘价在8000元/吨,较6月底上涨3.9%。

供应过剩叠加需求偏弱  多数产品价格承压

甲醇(-14.78%):截至7月16日,江苏太仓甲醇价格收盘2378元/吨,较6月底下跌14.78%。甲醇价格大幅下跌主要源于供应过剩。随着6月底至7月上旬东南亚、中东某国家多套甲醇装置重启恢复,预期后期亚洲供应增量,加上南美洲将延续增加发往亚洲多地的船货数量,但需求依然维持固有水平,因此近期亚洲多地甲醇价格延续下滑。

丙酮(-8.49%):市场信心受偏空消息打击,出货意愿增强;供应端预期增加,镇海炼化近期或有产出,扬州实友7月10日重启,使得市场对供应增长存在担忧;需求端表现疲软,下游工厂多消化库存,采购积极性不高,部分行业进入需求淡季,买气不足。成本支撑乏力,原料纯苯弱势下移,导致丙酮成本面支撑不足。至7月16日,江苏丙酮价格收于4690元/吨,较6月底下跌8.49%。

PTA(-6.44%): PTA行情下跌,主因是PTA现货流通量增多,且下游聚酯工厂开工负荷下降。7月上旬PTA供应增加,某PTA主力供应商报盘部分仓单注销货源贴水期货,部分仓单注销后的货源流入现货市场,另一主力供应商持续排货,利空市场。而下游聚酯工厂开工负荷下降,对于PTA现货买气减弱。PTA贸易商报盘基差持续下跌,市场恐跌气氛增加,现货基差跌幅较大,导致现货价格下跌。另外华东PTA新产能试车使得供应预期增加。7月16日华东PTA收盘在4722元/吨,较6月底下跌6.44%。

需求端表现偏弱,石化市场短期承压

通过以上典型产品可以看出,当前市场涨跌的主导因素为供应端,尤其新产能释放及进口量增加对市场影响较大。而需求端受宏观经济恢复缓慢的制约,整体表现较弱,并在政策端等因素影响下呈现阶段性波动。

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7%、50.5%和50.7%,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虽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但仍低于50%的“荣枯线”。6月份是传统生产淡季,但今年制造业PMI好于季节性,生产指数为51.0%,站稳“荣枯线”,在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1个位于扩张区间,比5月份增加4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不过,这并未从根本上体现出石化市场需求端改善的迹象。

政策方面,房地产行业作为石化产业重要的下游需求领域之一,其政策变动间接影响着石化市场。近期,部分城市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如优化购房信贷政策等,可能在未来带动建筑、装修等相关行业对石化产品需求的增长,但短期内效果尚不明显。

据卓创资讯观察,石化行业人士对短期需求端预期信心不足。综合考虑当前的供应端宽松局面、终端需求表现温和、出口订单不稳定等因素,预计短期内中国石化市场仍将面临较大压力,市场走势不容乐观。

来源:卓创资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