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为了进一步遏制黑灰产乱象野蛮发展,在由AIF联盟(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消费金融服务联盟(重庆)联合举办的“2024数字产业生态伙伴大会——金融安全论坛”上,国内首份《中国金融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作为AIF联盟核心理事成员,数禾科技受邀参会金融安全论坛,积极携手众多金融机构共建金融净土,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安全保障方案。
在加入AIF联盟后,数禾科技通过设立专项、到建章立制、再到常态化打击治理,持续全面遏制黑灰产组织发展。截至目前,数禾科技累计报案打击70余起黑灰产案例,成功打击黑产团伙9个,覆盖上海、四川、重庆、银川、广东等9个省市。
共治金融黑灰 产
数禾科技从严遏制显真章
金融黑灰产是指与金融领域相关、利用非法手段牟取利益,行走在法律边缘或者有明显违反法律法规的一整套搅乱金融市场秩序的产业链。由马上消费研究院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研究推出的《报告》指出,金融黑灰产现象2020年开始兴起,起初主要针对银行信用卡机构,但自2021年起快速发展,至今已增长了10倍之多。2023年互联网黑灰产从业人数达到587.1万人,较2022年上升141%,而煽动教唆的非法代理维权活动参与人员有几百乃至上千万人,造成财产损失达数百亿级。
面对日益猖獗的金融黑灰产乱象,数禾科技身体力行,持续从严打击各类金融黑灰产行为,为维护金融生态与金融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打击举措方面,除了搜集黑灰产组织各类违规行为线索并积极报案等常规方式,数禾科技还基于自身的科创基因,正在持续探索智能语音识别、凭证材料智能评审、语音外呼流程辅助等非常规举措,及时捕捉到黑灰产组织的各类新型违规行为,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降维打击的效果。依托数禾科技数智2.0的升级迭代,经过持续两年的摸索,我们将科技能力成功地运用在黑产治理方面,建立建成从模型应用—策略输出—流程运营—系统支持全方位体系化的科技治理框架。
在实际操作过程,从严打击黑灰产组织工作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对黑灰产的定性模糊,缺乏对代客维权违法性的统一规制;二是违法罪名认定有限,尤其是随着黑灰产违规操作手法变化升级,部分案件在传统罪名无法准确定性;三是金融机构端溯源取证依然困难,令部分案例无法达到司法机关对证据认定有效性的要求,难以推动司法机关立案。上述数禾科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需要众多金融机构携手加强数据共享,共同努力及时汇总金融黑灰产组织的更多违规行为线索,通过积极报案推动司法机关尽早立案,对打击黑灰产延续高压态势。
在数禾科技看来,“金融黑灰产”表现形式多元复杂,更需要行业合力共治。时至今日,从行业联合共建“黑名单”,再到官方倡议指导,打击“金融黑灰产”已经逐渐迈入“常态化”。
乱象缘何不止
后续治理还需多管齐下
近日,网信办也发文提出对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会同相关部门处置一批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平台上从事非法金融中介等活动的账号。其中就提到,当前非法金融活动呈现形式多样、隐蔽性强的特点,不少以“债务重组”“债务优化”为名,收取“砍头息”,加重债务人负担。
这些打着“法律援助”“解决债务”“代理维权”“逾期协商”等幌子的金融黑灰产组织,实际也让不少贷款平台叫苦连天。
在业内看来,打击非法代理维权及金融黑灰产,需要司法、社会、行业等多方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整治。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多部门间的协同治理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率与精准度,对发现的非法行为依法严惩以形成震慑。
近年来,机构侧成效不断显现,此前,马上消费金融牵头发起了“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AIF)”,成为业内首个打击金融黑灰产的组织;美团金服自2023年8月份以来,帮助消费者累计挽损40万余元;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欺诈风险防控良好,2023年成功拦截贷款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上千起,拦截电诈资金超7000万元,电诈案件拦截率超过90%;为了应对当前频发的代理投诉现象,中原消费金融建立了“疑似代理”的标签,区分场景制定针对性应对话术;同时探索视频核身、声纹识别等科技手段,提高黑产辨识力。
同时,机构也呼吁消费者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非法中介的夸大宣传,避免采取非法手段进行维权。包括银行、消金、小贷公司等机构应当树立协作意识,意识到这一问题为全行业问题,通过联盟方式携手共治,同时在显著渠道对金融消费者开展风险提示及科普教育。
从监管层面,行业人士认为,亟待建立全国层面的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集合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经侦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等各部门力量,在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的同时,将“反催收”与“电信诈骗”“保险诈骗”等典型金融黑灰产问题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