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八点半,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薄雾还未散尽,德阳市新泰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的厂区里已响起机器的轻鸣。
数控加工车间内,组长江林戴着白手套,正通过操作屏调试一台智能机床,屏幕上跳动的参数精准到小数点后三位;库房里,管理员刘小莉对着平板电脑轻点几下,货架上的电磁流量计零件便被精准定位,等待配送至生产线——这幅井然有序的“智造”图景,与几年前手忙脚乱的生产场景,简直判若两人。
缺料、报废与熬夜报表:一家工业仪表企业的至暗时刻
作为一家扎根德阳近三十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德阳新泰自动化的故事,藏着传统工业仪表企业向“智造”突围的密码。
1996年成立之初,这家占地50亩的企业就怀揣“技术铸就品质”的初心,从液位计、压力传感器等基础产品做起,一步步将业务拓展到化工、食品、农业等多个领域。
如今,220名员工组成的团队,不仅让产品覆盖四川各大中型化工企业,更远销山东、江苏等二十多个省市,甚至出口到美国、英国、俄罗斯等数十个国家。但就在几年前,生产管理的“堵点”曾让这家成长型企业举步维艰。
“2020年那阵子,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救火’。”生产部部长方黎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一本手工生产台账,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缺料记录和返工情况。他记得,当时下生产计划全凭老经验,经常算错核心部件的用量,等到生产过半才发现缺料,只能紧急联系供应商加急发货,不仅延误了交货期,还赔了违约金。
更让人头疼的是生产流程的混乱:任务靠口头传达,车间工人领料时“凭感觉拿”,有次一批调节阀因为错用了密封材料,整批产品报废,却查不到具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月底做报表更要命,几个人对着一堆单据熬夜算,算出来的数据还经常和仓库对不上,老板要决策时,我们拿不出准确的进度和成本数据。”方黎无奈地说。
从制造到“智造”:以数据为翼 助蝶变新生
变革的齿轮,从2020年公司决定引入畅捷通T+Cloud开始转动。
系统的上线,为这家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装上了“超级大脑”。记得系统试运行那天,方黎和团队忐忑地录入了一批液位计的生产订单,没想到系统很快自动生成了物料需求清单,不仅标出了需要采购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还算出了每种物料的到货时间。“以前我们要花大半天核对的物料表,现在系统几分钟就搞定了,连哪些物料库存够、哪些需要加急采购,都标得清清楚楚。”方黎说,从那以后,“停工等料”成了历史,车间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原料积压或短缺的情况。
畅捷通T+Cloud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此。现在,打开系统就能看到每笔订单的生产进度:哪个工人在组装调节阀、哪道工序正在质检、什么时候能入库,数据实时更新。就连质检环节也被嵌入流程,工人完成一道工序后,必须上传质检数据才能进入下一环。
“以前是产品做完了才检,出问题就是大损失;现在是边做边检,小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成本降了不少。”方黎笑着说,现在月底做报表也不用熬夜了,系统自动生成生产、成本、库存报表,哪里有浪费、哪里效率低,点开就能看到,“面对客户的紧急订单,我们再也不用手忙脚乱,心里有底了。”
车间里的变化,更是让老员工们直呼“想不到”。数控加工组组长江林干这行快二十年了,以前加工复杂的流量计零件,全靠老师傅手把手调机床,“一个零件要反复试好几次,不仅费料,精度还不稳定。”现在,车间里十多台智能数控机床整齐排列,工程师在电脑上画好图纸,数据直接传输到机床,机器就能自动加工。
更让工人开心的是,完工后用手机扫一下零件上的二维码,生产数据就会秒上传到系统,“今天干了多少活、能拿多少工资,晚上回家打开手机就能看,大家干活更有干劲了!”
库房的“变身”同样令人惊喜。以前,刘小莉管理库房时,找一款零件常常要翻遍十几个货架,“有时候客户催着要货,我却在库房里‘大海捞针’,急得满头汗。”现在,库房实行6S定置管理,每个货架都有清晰的标识,智能系统会根据生产加工单自动生成领料计划。“比如今天要生产50台液位计,系统会提前算出需要多少个探头、多少根连接线,我提前把物料备好,工人来领的时候直接签字就行,用多少拿多少,不会多拿也不会少拿。”
数智化的触角,还延伸到了研发、财务和品质管控的每个角落。在研发中心,26名工程师正围着电脑讨论一款新型智能施肥控制器的设计方案。研发中心负责人查华明介绍,通过数智化工具,每个工程师的任务、项目进度都清晰可见,“以前做项目,经常出现两个人做同一件事或者某个环节没人管的情况,现在有了这个软件,大家分工明确,进度也能实时跟踪,效率提高了不少。”
财务部部长杨富容的办公桌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单据。“以前每天要手工核对几十张采购单、入库单,然后做凭证,加班是常态,还容易出错。”现在,畅捷通T+Cloud能自动将业务单据转换成财务凭证,报表也是实时生成的,“老板要了解公司的现金流、利润情况,打开系统就能看,不用再等我们做报表。”
最让杨富容满意的是成本核算的变化,“以前算一个产品的成本,要找生产部要用料数据、找人事部要人工数据,折腾好几天才能算出来,还不一定准确。现在系统能自动抓取材料、人工、费用数据,鼠标一点就能看到每个产品的料工费明细,我们还能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哪个产品利润高、哪个产品成本高,给公司提建议。”
品质部则是产品的“最后一道防线”。品质部负责人廖湘谭说,他们建立了“自检、互检、专检”三道质检流程,“工人做完一道工序要自己检查,然后交给下一个人互检,最后还要经过质检人员专检。”借助畅捷通T+Cloud,他们还实现了全流程质量追溯,“每个产品都有一个专属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原材料来源、加工人员、质检数据,一旦发现问题,能立刻追溯到具体环节,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廖湘谭自豪地说,这两年,得益于严格的品质管控,客户投诉减少了30%,退货成本降低了,老客户回头率也提高了。
如今,站在新泰自动化的厂区里,看着智能机床有序运转、物流小车穿梭配送、员工们熟练地操作着数智化系统,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家被传统生产模式束缚的企业。
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信息孤岛”到“协同高效”,新泰用数智化打破了发展瓶颈,在德阳这座老工业基地里,走出了一条属于传统工业仪表企业的“智造”新路。
未来,这家怀揣匠心的企业,还将继续以数智引擎,带着更优质的自动化仪表产品,在全球市场的舞台上绽放更多光彩。
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用友旗下成员企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并于2014年6月2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股份代码:1588.HK),是中国领先的小微企业财税及业务云服务提供商。畅捷通致力于用创想与技术推动小微企业经营与管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