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在售,火热抢购!
2020年大股东易主后,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连续两年大幅正增长的幸福人寿,在2022年却又再遭坎坷。
10月底,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幸福人寿”)公布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大涨,但深入公司业务,『慧保天下』发现,幸福人寿对银保渠道依赖更上一层楼,且投资收益左右公司利润表现,资本市场震荡下,其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88.14%。
此外,幸福人寿背后的金主紫光集团刚刚完成破产重整,对幸福人寿后续发展有何影响值得关注。
01
银保渠道依赖加重,利润再次承压
幸福人寿成立于2007年11月,由中国信达、中国中旅等15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是AMC系的首家保险企业。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2022年幸福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共计169.88亿元,净利润0.9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保险业务收入虽然同比大增71.20%,但利润端表现不佳,同比降低88.14%。
依据中债资信6月发布的2015年资本补充债券2022年定期跟踪评级报告(下称“2022评级报告”),幸福人寿主营传统寿险业务,截至2022年1季度末,传统寿险占比63.73%,万能险和分红寿险分别占比10.68%和20.68%。
报告同时显示,幸福人寿主要业务渠道为银保渠道,『慧保天下』整理近三年数据后发现,或受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减少影响,近年来幸福人寿业务销售对银保渠道愈发依赖,个险渠道销售占比逐年下降。
2019年,幸福人寿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的66.90%,个险渠道占比27.31%;2020年,银保渠道占比71.10%,个险渠道占比21.87%;2021年,银保渠道占比上升至77.79%,其中新单保费中占比82.7%,2022年一季度银保渠道占比进一步增至85.51%。
一般来说,银保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多为储蓄型或理财型产品,虽然具有规模优势,但其保单价值率低,销售成本难以控制,甚至有些产品因较高销售成本而成为负价值产品。此外过度依赖银保渠道导致渠道费用高昂,也同样掣肘着幸福人寿承保端的盈利能力。
02
投资损失拖累业绩,信用评级频频下调
只是对于幸福人寿来说,亏损可能才是历史常态。
幸福人寿自2007年成立以来,在2009年至2014年常年亏损,合计亏损近34亿元,仅在2015年乘着万能险的“东风”实现3.35亿的净利润,此后净利润连年下滑,2018年因权益投资失利一度成为年度险企亏损王,亏损高达68.28亿元。
2019年至2021年,幸福人寿凭借较好的投资收益才告别亏损,分别实现净利润0.76亿元、0.97亿元、5.16亿元,其中2021年净利润较上年大幅提高,最大原因是来自南京银行(601009)的投资收益大增6.35 亿元。据《2022评级报告》观点,幸福人寿2021年净利润增长依赖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承保端业务盈利能力持续较弱,业务价值较低。
但是随着2022年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导致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亏损7.09亿元,公司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进一步影响到公司同期净利润。2021年,幸福人寿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为6.56%,到了2022年三季度,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跌至0.06%。
因此,中债资信在评级报告中将幸福人寿的主体信用评级再次调低,由AA-调低至A+。跟踪期内,幸福人寿银保渠道占比持续提高,分销渠道控制力弱化,退保率处于行业一般水平,新业务价值率有所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保单品质一般。
除此之外,2022年以来随着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实施,幸福人寿的偿付能力进一步恶化。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幸福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5.3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1.82%,较2021年末分别下降16.29和18.59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末,181家保险公司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8.1%,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0.8%,幸福人寿表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幸福人寿第一次被下调评级,2021年7月,联合资信就曾下调幸福人寿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下调“18幸福人寿”信用等级为AA-。
03
大股东紫光破产重整,更添变数
然而,相比经营不善和投资上的失利,对于幸福人寿而言,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来自于背后大股东紫光集团。
幸福人寿自成立以来亏损超百亿,利润仅仅10亿出头。受2018年“华融暴雷”影响,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达资管”)回归主业,对外出让幸福人寿股权。接盘方即幸福人寿现在的第一、二大股东诚泰保险和东莞交投集团,分别持股30%和21%。
其中诚泰保险的背后金主正是此前债务暴雷的紫光集团。2018年,紫光集团耗资28亿元控股诚泰保险,2020年7月中旬,诚泰保险再斥资44亿元受让了幸福人寿51%股权。总资产99.6亿元的地方险企诚泰保险收购总资产678亿元的全国险企幸福人寿,一度被业界戏称为保险业“蛇吞象”。
值得一提的是,幸福人寿在2019年末仍有约99亿元未弥补亏损,幸福人寿缘何受到紫金集团的青睐众说纷纭,业界猜测紫光集团收购幸福人寿主要是为了幸福人寿持有的寿险牌照。
据公开信息,紫光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校企,依托清华大学等资源,2012年以来靠着持续大规模举债并购,在全国布局芯片产业基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紫光集团的高速扩张离不开前董事长赵伟国的激进态度,房地产商出身的赵伟国一直秉持大举并购,激进扩张的理念,不仅在芯片领域,在教育、金融等领域也急速扩张。
然而在高负债无序扩张下,吹起的泡沫终归要破裂。2020年四季度,紫光集团的多只债券违约曝光了公司资金危机,被迫申请了破产重整。
值得注意的是,紫光集团收购幸福人寿后不久,就宣布于2020年9月1日认购大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专项产品,然后通过投资专项产品15亿元间接投资紫光股份(000938)。
这种金融机构借道第三方变相为大股东“输血”的行为引发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纵观已经“暴雷”的保险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成为大股东“提款机”,几乎是其所有危机产生的根源。
针对保险业内的关联交易,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曾指出,近年来,通过违规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问题已成为行业乱象之一,个别保险公司通过设立非金融子公司或者层层嵌套的金融产品,向关联方输送利益,把保险公司当成“提款机”,容易引发重大风险。
专项产品公布不久,紫光股份便公告称,此次股权受让申请终止。这也意味着,幸福人寿15亿元间接投资紫光股份计划“泡汤”,一时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巧合的是,在投资紫光股份的专项计划泡汤后的第二个月(2020年10月),紫光集团就被爆出债务违约。
目前,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已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调查结果还未公布;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计划也已经执行完毕,资管集团股东层面出现大换血,新的公司治理结构,新的管理团队,会对新生后的紫光集团,乃至旗下诚泰财险、幸福人寿产生哪些影响依然是个未知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